注釋
【原題】:
李微之聞其弟貫之西歸以詩迓之劉左史和韻屬余同賦
李微之聞其弟貫之西歸以詩迓之劉左史和韻屬問答
問:《李微之聞其弟貫之西歸以詩迓之劉左史和韻屬》的作者是誰?
答:李微之聞其弟貫之西歸以詩迓之劉左史和韻屬的作者是魏了翁
問:李微之聞其弟貫之西歸以詩迓之劉左史和韻屬是哪個(gè)朝代的詩文?
答:李微之聞其弟貫之西歸以詩迓之劉左史和韻屬是宋代的作品
問:曩與劉公同一邦,如今背我去堂堂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曩與劉公同一邦,如今背我去堂堂 出自 宋代魏了翁的《李微之聞其弟貫之西歸以詩迓之劉左史和韻屬》
問:曩與劉公同一邦,如今背我去堂堂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曩與劉公同一邦,如今背我去堂堂 的下一句是 京師尊貴在朝者,為問誰能逾阿章。
問:出自魏了翁的名句有哪些?
答:魏了翁名句大全
- 題太平興國寺壁曾趁東風(fēng)看幾巡,冒霜開喚滿城人。殘脂剩粉憐猶在,欲向彌陀借小春。
- 送蛤蜊與李明叔諸公雪屋吹燈然豆萁,古來壯士亦長饑。廣文不得載酒去,且詠太玄庖蛤蜊。
- 和耘老弟南坡芙蓉簇簇坡頭錦繡叢,幾番消息問來鴻。素商未遣先驚綠,青女何妨更染紅。向日壅培曾覆簣,有時(shí)灌溉亦連筒。年來羈宦成離索,卻欠看花一醉同。
-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五十三寶應(yīng)城南柳數(shù)枝,葭墻艾席是民居。眼前境逆沒詩興,忽有小舟來賣魚。
- 采桑子(又一首)蕭蕭兩鬢吹華發(fā),老眼全昏。徙倚衡門。歲晚寒消澗水痕。含情更覺滄洲遠(yuǎn),欲語誰論。窈窕孤村。細(xì)雨梅花只斷魂。
- 滿江紅(春晚)著意留春,留不住、春歸難戀。最苦是、梅天煙雨,麥秋庭院。嫩竹陰濃鶯出谷,柔桑采盡蠶成繭。奈沉腰、寬盡有誰知,難消遣。幽閣恨,雙眉斂。香箋寄,飛鴻遠(yuǎn)。向風(fēng)簾羞見,一雙歸燕。翠被閑將情做夢,青樓賺得恩成怨。對尊前、莫惜喚瓊姬,持杯勸。
- 水調(diào)歌頭白發(fā)已如此,歲序更駸駸。化機(jī)消息,壯生天籟雍門琴。頗笑論文說劍,休問高車駟馬,袞袞□黃金。蟻在元無夢,水競不流心。絕交書,招隱操,惡圓箴。世塵空擾,脫巾掛壁且松陰。誰對紫微閣下,我對白萍洲畔,朝市與山林。不用一錢買,風(fēng)月短長吟。
- 四安道中所見支離病骨倦泥行,拎向蓬窗睡到明。繞鬢秋蚊故相惱,更求底物是親情。
- 水調(diào)歌頭(甲辰中秋和傅山父韻)幻出廣寒境,羅襪凈無塵。素娥風(fēng)格分明,玉骨水為神。手?jǐn)埱骞庥?,眼看山河一色,閱盡古今人。對影且長嘯,一酌甕頭春。千萬頃,琉璃色,楚天清。庾樓袁舫何事,汩汩主和賓。但見老蟾無恙,不管鏡圓鉤闕,寒暑任相更。此夕幸無雨,何惜放顏醺。
- 九日道中重陽卻喜無風(fēng)雨,野菊迎人亦自花。年去年來秋又老,江南江北鬢將華。離騷如此那無酒,羈旅雖諳不似家。但得東籬堪種菊,盡容吾子岸烏紗。
- 翠葉層敷楚茝苗,誰將綺石養(yǎng)清標(biāo)——— 董嗣杲蕙花
- 那堪春景媚,送君千萬里。——— 薛昭蘊(yùn)離別難
- 數(shù)卷殘經(jīng)在,多年字欲銷。——— 顧況經(jīng)廢寺
- 不堪身外悲前事,強(qiáng)向杯中覓舊春——— 李益答許五端公馬上口號
- 厭聞世上語,結(jié)友到臨淄——— 陶淵明擬古 其六
- 巡檐更有欣然處,新筍初抽四五莖。——— 陸游龜堂晚興
- 余幼好此奇服兮,襲前人之詭幻——— 蘇軾黃泥坂詞
- 雅調(diào)一生吟,誰為晚達(dá)心。——— 張喬送許棠及第歸宣州
- 黃龍室內(nèi)三關(guān)語,趙老青州一布衫——— 釋慧空送莫內(nèi)翰五首
- 卻起岸巾看汲井,人間車馬正氛埃——— 陸游午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