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全唐詩:卷684-7
偶題問答
問:《偶題》的作者是誰?
答:偶題的作者是吳融
問:偶題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偶題是唐代的作品
問:偶題是什么體裁?
答:七律
問:賤子曾塵國士知,登門倒屣憶當(dāng)時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賤子曾塵國士知,登門倒屣憶當(dāng)時 出自 唐代吳融的《偶題》
問:賤子曾塵國士知,登門倒屣憶當(dāng)時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賤子曾塵國士知,登門倒屣憶當(dāng)時 的下一句是 西州酌盡看花酒,東閣編成詠雪詩。
問:出自吳融的名句有哪些?
答:吳融名句大全
- 折新荷引/折新荷雨過回廊,圓荷嫩綠新抽。越女輕盈,畫橈穩(wěn)泛蘭舟。芳容艷粉,紅香透、脈脈嬌羞。菱歌隱隱漸遙,依約回眸。堤上郎心,波間妝影遲留。不覺歸時,淡天碧襯蟾鉤。風(fēng)蟬噪晚,馀霞際、幾點(diǎn)沙鷗。漁笛、不道有人,獨(dú)倚危樓。
- 南澗亭詩行穿密行盡,勝概集斯亭。地遠(yuǎn)嵐光重,冬溫草木青。俯鑒含空水,還觀山作屏。巖溜有時歇,松聲無暫停。遐思南澗作,仿佛識儀刑。世緣因歲闊,靜習(xí)與心冥。離人慕肥遯,駐屐戀巖扃。不似投荒柳,悲吟涕淚零。
- 頌古二十首南泉特地指瓶,隱峰便來瀉水。兩人自不識羞,掘地深埋自己。
- 頌古十一首我腳何似驢腳,踏著趙州略彴。驚得迦葉皺眉,文殊卻打無著。
- 送友人進(jìn)士許棠(一本無進(jìn)士二字)離鄉(xiāng)積歲年,歸路遠(yuǎn)依然。夜火山頭市,春江樹杪船。干戈愁鬢改,瘴癘喜家全。何處營甘旨,潮濤浸薄田。
- 偈二首不從一地至一地,寂滅性中寧有位。釋迦稽首問然燈,仁者何名為受記。
- 罷官后初還襄城弊居述懷十韻回寄洛中舊寮路盡見家山,欣然望吾廬。陋巷叩紫扉,迎候遙驚呼。兒童戲竹馬,田里邀籃輿。春桑郁已綠,歲事催農(nóng)夫。朝日飛雉雛,東皋新雨余。植杖望遠(yuǎn)林,行歌登故墟。夙志在一壑,茲焉將荷鋤。言謝洛杜友,因招洛中愚。馬卿已倦客,嚴(yán)安猶獻(xiàn)書。行矣方于役,豈能遂歸歟。
- 梅群玉山頭昨夢歸,占祥獲應(yīng)必?zé)o疑。今朝暫歇抄書課,急為寒梅辦早詩。
- 臨江仙柳巷鶯啼春未曉,畫堂環(huán)佩珊珊。薰?fàn)t烘暖鷓鴣斑。壽杯須斗酌,舞袖正弓彎。未說珥貂橫玉事,勛名且勒燕然。歸來方卜五湖閑。年年花月夜,沈醉綺羅間。
- 花發(fā)上林上苑曉沈沈,花枝亂綴陰。色浮雙闕近,春入九門深。向暖風(fēng)初扇,馀寒雪尚侵。艷回秦女目,愁處越人心。繞繞時縈蝶,關(guān)關(guān)乍引禽。寧知幽谷羽,一舉欲依林。
- 我欲卜鄰聊避俗,未須跳入長房壺——— 方回飲興道觀有感五首
- 政同兄弟人人樂,曲奏塤篪處處聽。——— 劉禹錫寄和東川楊尚書慕巢,兼寄西川
- 悵十載重來,略無歡意,惟有閑愁。——— 黃升木蘭花慢
- 歿世有遺恨,精誠何所如——— 李德裕憶平泉山居,贈沈吏部一首(中書作)
- 長安少年無遠(yuǎn)圖,一生惟羨執(zhí)金吾——— 王翰飲馬長城窟行(一作古長城吟)
- 禪心已出包區(qū)宇,墨海翻騰作雪梅——— 陳瓘花光仁禪師以墨戲見寄以小詩致謝
- 擁髻凄涼論舊事,曾隨織女度銀梭。當(dāng)年今夕奈愁何。——— 朱敦儒浣溪沙·晚菊花前斂翠蛾
- 芳思切,舊事不堪重說——— 呂勝己謁金門
- 初疑道士羊,亦類交轂虎——— 董將題怪石
- 河流欲斷泉脈乾,一望高田變焦土——— 仇遠(yuǎn)七月丙辰迎土山龍王入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