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老態(tài)龍鐘的隱士不熟悉農(nóng)事耕作,大開窗戶正身坐于屋中,看窗外陰晴變化。
屋前的江流與屋后的山嶺云氣無阻,連綿起伏的山脈與層層翠染的幽林送來隆隆雨聲。
水域吹來的風(fēng)壓得竹枝伏了又起,吹得烏云翻涌的山脊明明滅滅。
我不嫌棄居所破敗漏雨,正好借此風(fēng)雨洗刷軍隊的兵甲刀槍。
注釋
山客:隱士。晉葛洪《抱樸子·正郭》:“若不能結(jié)蹤山客,離群獨往,則當(dāng)掩景淵洿,韜鱗括囊。”
龍鐘:身體衰老,行動不靈便者。
不解耕:這里指不熟悉農(nóng)事。
開軒:開窗。
危坐:古人以兩膝著地,聳起上身為“危坐”,即正身而跪,表示嚴(yán)肅恭敬。后泛指正身而坐。
云氣:云霧,霧氣。
萬壑(hè)千林:形容眾多的山谷和林子。壑,坑谷,深溝。
海:這里指暴雨。
山角:山的轉(zhuǎn)角向外突出處。
晦(huì):昏暗不明。
乾(gān):“干”字的異體字,干燥。
甲兵:盔甲和兵器。
觀雨問答
問:《觀雨》的作者是誰?
答:觀雨的作者是陳與義
問:觀雨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觀雨是宋代的作品
問:山客龍鐘不解耕,開軒危坐看陰晴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山客龍鐘不解耕,開軒危坐看陰晴 出自 宋代陳與義的《觀雨》
問:山客龍鐘不解耕,開軒危坐看陰晴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山客龍鐘不解耕,開軒危坐看陰晴 的下一句是 前江后嶺通云氣,萬壑千林送雨聲。
問:出自陳與義的名句有哪些?
答:陳與義名句大全
觀雨賞析
《觀雨》作于1130年夏。宋高宗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十月,金兵在東南戰(zhàn)線攻破臨安(今杭州)、越州,繼而從海上追擊宋朝皇帝,高宗從明州逃至溫州。在兩湖(湖南湖北)一線,金兵于1130年春天進逼湖南長沙。當(dāng)年二月長沙守帥向子湮積極組織軍民頑強抵抗,形勢略有好轉(zhuǎn)。詩人在卞京(今河南開封)失陷后,流寓湖南邵陽,此時正住在貞牟山上。一場夏雨翩然而降,詩人的思緒也隨著雨絲在紛飛。該詩雖然寫的是雨景,但卻包含著詩人對時局的極大關(guān)注,不是為寫景而寫景了。
- 送齊郎中典括州星象移何處,旌麾獨向東。勸耕滄海畔,聽訟白云中。樹色雙溪合,猿聲萬嶺同。石門康樂住,幾里枉帆通。
- 雜記十首劍履崇刀筆,鈞衡付蹶張。賈生年尚少,且去傅諸王。
- 送重峰阮子敬南還君家重峰下,我家大溪頭。君家門前水,我家門前流。我行久別家,思憶故鄉(xiāng)水。何況故鄉(xiāng)人,相見六千里。十年在揚州,五年在京城。不見故鄉(xiāng)人,見君難為情。見君情尚爾,別君奈何許?送君遽不堪,憶君良獨苦。君歸過溪上,為問水中魚。別時魚尾赤,別后今何如?
- 浣沙溪(南鄭席上)浴罷華清第二湯。紅棉撲粉玉肌涼。娉婷初試藕絲裳。鳳尺裁成猩血色,螭奩熏透麝臍香。水亭幽處捧霞觴。
- 俞通判挽詞強仕賦歸去,頻年亦漫行?;虑殡m淡泊,官事極精明。贊畫王公幕,監(jiān)州亞父城。佳兒守遺訓(xùn),清白勝金籯。
- 黃蘗斷際禪師贊大機磅礴,大用縱橫,要掌便掌。大中天子,掌中突出,要棒便棒。濟北大樹,棒頭挺生。大唐國里只一人,千古仰之日月明。
- 泗州畫贊稽首泗州普照王,曩以寶塔接群品。塔今敗壞成微塵,隨意分身無不在。我觀世間有為法,無常遷變同一空。假饒建塔如恒沙,未有不歸幻滅者。豈惟惟塔有興廢,阿育王造亦非堅。菩薩應(yīng)感?,F(xiàn)世,不隨寶塔俱存亡。耕雨獲晴長淮風(fēng),普為眾生作饒益。我今繪此應(yīng)感象,常以正念為皈俯。於此員光一尋中,而興七級浮屠想。正念皈依無間斷,普愿菩薩常感通。洪鐘小大隨叩鳴,所求所請皆如意。
- 錢志道推官遺紗帽遠贈烏紗帽,能無白也詩。山花不更插,野客莫驚窺
- 光山道中客子空知行路難,中田耕者自高閑。柳條鶯囀清陰里,楸樹蟬嘶翠帶間。夢幻百年隨逝水,勞歌一曲對青山。出門捧檄羞閑友,歸壽吾親得解顏。
- 龍瑞多年不蹋陽明路,今日重來院院行。好在千秋馮觀主,修廊一見眼偏明。
- 2飛行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