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秋水漾桂香,晚風(fēng)多清朗,楚山清幽幽,曉云映晨光。
托蕭瑟秋風(fēng)寄去異地的鄉(xiāng)愁,在千里之外共對皎潔的月亮。
枝頭凄冷怎能共折蘭菊?猿啼哀號孤旅哪堪悲涼。
手撫松蘿你當念我曾相依伴,采擷桂花我正思君文才無雙。
注釋
沈記室:指沈約,沈約曾在郢府(今湖北武漢附近)任記室參軍,故成沈記室。
桂水:源出湖南藍山縣南,向東北流入湘江。澄:澄清。夜氛:夜氣。
楚山:泛指湖南一帶楚地的山巒。此句說楚山上空朝云清淡。
兩鄉(xiāng):各處異鄉(xiāng)。一指范云所在,一指沈約的去處。
千里分:在千里之外的異鄉(xiāng)分別。這兩句說在秋風(fēng)蕭瑟、秋月高照的時候,知心的朋友將在千里之外的異鄉(xiāng)分別,面對秋風(fēng)秋月,倍感離別的惆悵。
寒枝:秋夜中的樹枝。寧:哪能。寒枝不能共采,喻兩人即將分別。
霜猿:霜天的猿啼聲。此句言霜天的啼猿遠行者將要獨自聽到。
捫蘿:撫蘿。蘿即松蘿。這句設(shè)想分手后沈約在遠方正撫蘿思念自己。
折桂:折取桂枝。方:正。此句用折桂寄托自己對沈約的思念。
送沈記室夜別問答
問:《送沈記室夜別》的作者是誰?
答:送沈記室夜別的作者是范云
問:送沈記室夜別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送沈記室夜別是南北朝的作品
問:桂水澄夜氛,楚山清曉云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桂水澄夜氛,楚山清曉云 出自 南北朝范云的《送沈記室夜別》
問:桂水澄夜氛,楚山清曉云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桂水澄夜氛,楚山清曉云 的下一句是 秋風(fēng)兩鄉(xiāng)怨,秋月千里分。
問:出自范云的名句有哪些?
答:范云名句大全
送沈記室夜別賞析
范云十幾歲時,其父范抗在郢府(今湖北武漢附近)任職,范云隨侍其側(cè),年長其十歲的沈約也在郢府為記室參軍,一見如故,遂相友好。八年以后,沈約轉(zhuǎn)至荊州(今湖北江陵附近)為征西記室參軍,兩人分別。這首詩當作于此時,詩題中的沈記室即沈約。史稱范云八歲賦詩屬文,“操筆便就”,“下筆輒成”(《梁書·范云傳》),這首詩就是他早期的代表作之一。
詩的開頭便以極平穩(wěn)的筆調(diào)勾畫出送別時靜謐、安詳?shù)沫h(huán)境。“桂水”并非特指某一條水,只是用以形容其水的芳香。王褒《九懷》中有“桂水兮潺湲”句,王逸注云:“芳流衍溢,周四境也?!焙笕怂斐S弥?,如陸云《喜霽賦》中“戢流波于桂水兮,起芳塵于沉泥?!苯汀峨s體三十首》中亦有“且泛桂水潮”、“桂水日千里”等句,均非實指。范詩中用這一詞渲染了送別場面的溫馨。送別詩,可以寫送別時的情景、場面,以及當時人的心理活動,但范云只是用一句詩輕輕帶過,遂轉(zhuǎn)入天明登程的想象之中。郢州與荊州,古時均屬楚地,故用“楚山”代之。啟程的情景是晴空萬里,天朗氣清。這畢竟是少年人所寫的詩,所以,他筆下的離別不是凄慘悲切,而是有一股清新流麗之氣貫穿于內(nèi),顯得輕盈灑脫。沈約《別范安成》詩中云:“生平少年日,分手易前期?!闭沁@種精神的寫照。不過,中國人重視朋友(為五倫之一),重視友情,朋友的離別,總難免有些許的哀愁?!氨馍x別,樂莫樂兮心相知?!惫识戮湟浴扒镲L(fēng)兩鄉(xiāng)怨”分寫兩地相思之怨愁,而以“秋月千里分”合寫二人心靈之相通。謝莊《月賦》云:“美人邁兮音塵闕,隔千里兮共明月。”所寫的正是地有千里之隔,明月人可共見之情。以上四句,前二句偏寫景,后二句偏寫情,所以轉(zhuǎn)下去便偏寫事?!昂幑膊伞笔菍Χ诉^去共同生活的回憶,“霜猿行獨聞”則是對別后獨自旅程寂寥的想象。詩中雖然沒有正面寫送別,但無論是偏于寫景、寫情或?qū)懯?,都暗涉了離別。然而離別只是形體上的分隔,更重要的乃是精神上的合一。結(jié)束兩句以極其肯定的語氣寫道:“捫蘿正意我,折桂方思君?!薄耙狻蓖ā皯洝??!皰刑}”、“折桂”由上句“寒枝”引發(fā)而來,同時又暗與起句的“桂水”“楚山”相呼應(yīng)。
這里牽涉到一句詩的異文?!皰刑}正意我”中“正意”二字,一作“忽遺”,一作“勿遺”?!昂鲞z我”意思是:忽將我遺忘。前者似不符合沈約與范云間的感情,且與全詩情緒不一,后者表示的是一種希冀之情,雖然可通,但不如“正意我”所表達出的心心相印之情。另外,從范云詩的整體風(fēng)格來看,也以“正意我”于文為勝。范詩的結(jié)句尤喜以彼我、今昔對寫。如“迨君當歌日,及我傾樽時?!保ā懂攲啤罚盃柗骱筌噳m,我事東皋粟?!保ā娥T謝文學(xué)離夜》)“待爾金閨北,予藝青門東?!保ā洞鸷涡悴拧罚昂I衔糇灾?,江上今如斯?!保ā兜侨健罚拔羧パ┤缁?,今來花似雪。”(《別詩》)等等。而在這首詩中,也只有作“捫蘿正意我”,才可與“折桂方思君”相對得最為工穩(wěn),也最能體現(xiàn)范云詩歌句法、結(jié)構(gòu)的特色。
此詩在寫法上是一句一轉(zhuǎn),但同樣是“轉(zhuǎn)”,如沈約的《別范安成詩》(沈德潛《古詩源》卷十二評為“句句轉(zhuǎn)”),是層層遞進式的轉(zhuǎn),而范云此詩則是句句回環(huán)式的轉(zhuǎn)。這種回環(huán)式的結(jié)構(gòu)、回環(huán)式的句法正是范云詩風(fēng)的典型。所以鐘嶸《詩品》曾評范云詩曰:“范詩清便宛轉(zhuǎn),如流風(fēng)回雪?!闭亲プ×似湓婏L(fēng)格的整體特征?!端蜕蛴浭乙箘e》雖然是范云的早期作品,但也不難看出,這首詩已經(jīng)奠定了范詩風(fēng)格的基礎(chǔ)。
- 贈相者二首材同樗櫟將安用,官帶笭箵亦漫為。更欲品題人所棄,君癡尤勝老夫癡。
- 游金地寺得得來幽寺,山靈為灑塵。談禪饒釋子,覓句讓詩人。好癖疑驚俗,機忘始見真。平生丘壑志,舍此更何親。
- 浰陽早發(fā)春氣入楚澤,原上草猶枯。北風(fēng)吹栗林,梅蕊颯已無。我行亦何事,驅(qū)馬無疾徐。楚人信稀少,田畝任蓁蕪。空有道路人,擾擾不留車。悲傷彼何懶。歡息此亦愚。今我何為爾,豈亦愚者徒。行行楚山曉,霜露滿陂湖。
- 水調(diào)歌頭 代陳氏謝徐彥銘玉杵搗靈藥,丹鼎養(yǎng)芙蓉。城市山林小隱,家住驛橋東。況是南州高裔,更欲上池真液,冰雪炯心胸。醫(yī)國手初試,在處起疲癃。種陰德,方寸地,繼頤翁?;钊硕嗌?,滿林新植杏花紅。遮莫南山石爛,又復(fù)瀛洲不淺,都付笑談中。刮目看塵表,黃鵠駕天風(fēng)。
- 次韻趙公直題米元暉畫軸淮南山色一千里,落水層城江更湍。何地江山有如許,與君聊趁雪中看。
- 滿庭芳鼎用乾坤,藥須烏兔,恁時方煉金丹。水中虎吼,火里赤龍蟠。況是兌鉛震汞,自元谷、上至泥丸。些兒事,坎離復(fù)垢,返老作童顏。五行,全四象,不調(diào)?;鸷?,間斷如閑。六天罡所指,玉出崑山。不動纖毫云雨,頃刻處、直透三關(guān)。黃庭內(nèi),一陽來復(fù),丹就片時間。
- 青玉案(泛大江)巨舟雙艫鳴鵝鸛。千萬頃、玻璃面。宇宙浮萍堪永嘆。黃唐開辟,秦隋爭戰(zhàn)。不把江山換。蘆花新雪秋撩亂。何處漁舟起孤筦。一片古愁縈不斷。平沙矮樹,溪煙荒岸。落日西風(fēng)雁。
- 次韻成父舟中久客日復(fù)日,窮冬冰復(fù)冰。知還憐倦鳥,側(cè)翅恥饑鷹。搔發(fā)傷今老,沿塘記昔曾。舒憂足行卷,教諂謝書縢。
- 乾道七年冊皇太子四首淵中象德,玉裕凝姿。進退周旋,有肅其德。既定國本,益隆慶基。燕及兩宮,福祿如灰。
- 同劉君俞城西寺避暑節(jié)欲春秋交,寒暑爭愈悍。故知陰陽氣,盛極暑方變。七月庚伏末,困弱但流汗。天地一大爐,造物虐相玩。早衰虛實反,舉動多顛眩。安得甘露漿,鑿頂沃清灌。招提占浮圖,巋壯壓西甸。烈風(fēng)無時休,寂陰卻炎暵。幾有籃輿興,客來發(fā)我愿。共游不暇徐,到寺日未旦。童兒青芒屩,潔灑花雨散。斌駮溪石枕,凝滑水紋簟。張置相對臥,境閑心不亂。有時聞妙香,忽來傳靜飯。飽起摩腹行,看盡長廊遍。卻呼竹窗僧,汲泉具茗碗。道在語嘿間,淺深隨所見。同將煩惱蠲,盡洗清涼觀。茲游豈無益,欲繼慎莫緩。
- 每到更深人靜后,定來頭上咬楊鸞。——— 楊鸞即事
- 處處傷心心始悟,多情不及少情人——— 白居易重到城七絕句。劉家花
- 熟聽五更晴哢好,不須多恨罷朝參——— 洪咨夔謹和老人明朝中春二首
- 滿朱檐、殘花敗絮,欲問君、移取石榴栽。——— 吳泳八聲甘州
- 和樂優(yōu)洽,終然允臧——— 楊億正冬御殿上壽樂章八首其八禮畢降坐宮懸奏隆
- 物外無寒暑,從教歲月深——— 吳洞明和章清隱山居
- 木奴何必須千樹,乞得閒身徑且歸——— 樓鑰鹿伯可郎中園池雜詠柑隅
- 白蘋楚水三湘遠,芳草秦城二月初——— 郎士元送郴縣裴明府之任兼充宣慰
- 詩社聯(lián)行卷,仙姝學(xué)道妝——— 趙孟堅追詠西湖行樂寄傅清叔
- 莫待冬深,雪壓風(fēng)欺后——— 周必大點絳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