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原題】:
題北巖定林院方丈戊戍正月二十四日攜諸童稚來游藉草而飲既醉書方丈小垣以去
題北巖定林院方丈戊戍正月二十四日攜諸童稚問答
問:《題北巖定林院方丈戊戍正月二十四日攜諸童稚》的作者是誰?
答:題北巖定林院方丈戊戍正月二十四日攜諸童稚的作者是李新
問:題北巖定林院方丈戊戍正月二十四日攜諸童稚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題北巖定林院方丈戊戍正月二十四日攜諸童稚是宋代的作品
問:東風(fēng)桃李年年在,化國光陰日日長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東風(fēng)桃李年年在,化國光陰日日長 出自 宋代李新的《題北巖定林院方丈戊戍正月二十四日攜諸童稚》
問:東風(fēng)桃李年年在,化國光陰日日長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東風(fēng)桃李年年在,化國光陰日日長 的下一句是 試數(shù)開元到今夕,幾經(jīng)繁盛幾凄涼。
問:出自李新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新名句大全
- 單父東樓秋夜送族弟沈之秦 時凝弟在席爾從咸陽來,問我何勞苦。沐猴而冠不足言,身騎土牛滯東魯。沈弟欲行凝弟留,孤飛一雁秦云秋。坐來黃葉落四五,北斗已掛西城樓。絲桐感人弦亦絕,滿堂送君皆惜別。卷簾見月清興來,疑是山陰夜中雪。明日斗酒別,惆悵清路塵。遙望長安日,不見長安人。長安宮闕九天上,此地曾經(jīng)為近臣。一朝復(fù)一朝,發(fā)白心不改。屈原憔悴滯江潭,亭伯流離放遼海。折翮翻飛隨轉(zhuǎn)蓬,聞弦墜虛下霜空。圣朝久棄青云士,他日誰憐張長公。
- 正月十九日孟享從駕黃繖中間一點紅,繡云鹵簿海棠風(fēng)。鈞容聲出云霄外,馬上誰憐有老聾。
- 哨遍日,游方氏龍山別墅,試效顰為之,俾主人刻之崖石云。勝處可宮,平處可田,泉土尤甘美。深復(fù)深,路絕住人稀。有人兮、盤旋于此。送子歸。是他隱居求志。是要明主媒當(dāng)世。嗟此意誰論,其言甚壯,孔顏猶有遺旨。大丈夫之被遇于時。入則坐廟朝出旗麾。列屋名姬,夾道武夫,滿前才子。噫。有命存焉,吾非惡此而逃之。富貴人所欲,如之何、幸而致。向茂樹堪休,清泉可濯,谷中別有閑天地。況膾細于絲,蕨甜似蜜,采于山,釣于水。大丈夫不遇之所為。唐處士、依稀是吾師。覺山林、尊如朝市。五侯門下賓客,擾擾趨形勢。嗟盤之樂,誰爭子所,占斷千秋萬歲。呼童秣馬更膏車,便與君,從此逝矣。
- 西江月九曲江頭逆浪,霎時衛(wèi)過天心。昆侖頂上水澄澄。醞就瓊漿自飲。便向此時采取,河車搬運無停。陰陽一炁自浮沈。鎖閉玉關(guān)牢穩(wěn)。
- 南池早春有懷朝游北橋上,晚憩南塘畔。西日雪全銷,東風(fēng)冰盡泮。簁簁魚尾掉,瞥瞥鵝毛換。泥暖草芽生,沙虛泉脈散。晴芳冒苔島,宿潤侵蒲岸。洛下日初長,江南春欲半。時光共拋擲,人事堪嗟嘆。倚棹忽尋思,去年池上伴。
- 支提禪寺群峰翠擁古禪關(guān),夾道松篁五月寒。欲識天冠真隱處,白云深鎖紫金壇。
- 寄畫松僧天香寺里古松僧,不畫枯松落石層。最愛臨江兩三樹,水禽棲處解無藤。
- 并州路(一作楊達詩,題云塞下作)秋日并州路,黃榆落故關(guān)。孤城吹角罷,數(shù)騎射雕還。帳幕遙臨水,牛羊自下山。征人正垂淚,烽火起云間。
- 王知章尉河內(nèi)古縣太行下,老槐三四株。以言新作吏,不似舊為儒。黃綬心猶壯,青云志豈無。漢朝吾遠祖,不道此官麤。
- 頌古三十二首掀翻睦軸乾坤窄,撥轉(zhuǎn)天輪宇宙寬。須向強中呈好手,虛空打碎劫初看。
- 而況得道者,其間梅子真——— 趙師俠梅花
- 想見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黃庭堅寄黃幾復(fù)
- 奇峰望黎母,何異嵩與邙。——— 蘇軾和陶擬古九首
- 南豐茂人杰,才望藹江關(guān)——— 吳芾符倅同游雁蕩賡其所和范相游山韻
- 有風(fēng)傳雅韻,無雪試幽姿——— 李商隱高松
- 詩見江南雹,游經(jīng)塞北霜。——— 黃滔貽張蠙一本題下有同年二字
- 這個禿奴,修行忒煞。——— 蘇軾踏莎行
- 少年才氣冠當(dāng)時,晚節(jié)孤風(fēng)益自奇——— 蘇軾孔長源挽詞二首
- 一瓢遺卻在何處,應(yīng)掛天臺最老松——— 施肩吾遇王山人
- 嶺隔不容南至雁,水分無復(fù)北來魚——— 曾豐自廣歸至南康與蔡承之黎夏卿劉成叟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