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別廣陵諸公 (一作留別邯鄲故人)
金羈絡駿馬,錦帶橫龍泉。
寸心無疑事,所向非徒然。
晚節(jié)覺此疏,獵精草太玄。
空名束壯士,薄俗棄高賢。
中回圣明顧,揮翰凌云煙。
騎虎不敢下,攀龍忽墮天。
還家守清真,孤潔勵秋蟬。
煉丹費火石,采藥窮山川。
臥海不關人,租稅遼東田。
乘興忽復起,棹歌溪中船。
臨醉謝葛強,山公欲倒鞭。
狂歌自此別,垂釣滄浪前。
翻譯和注釋
譯文
回憶我青年時代,結識的皆為燕趙之豪杰。
身騎飾金駿馬,腰佩龍泉寶劍。
心中沒有疑難事,所向之處決非徒然而返。
到得晚歲覺此粗俗,越細究玄理即奧義妙理。
無實之名束縛了壯士,輕薄之世俗委棄了高賢之才。
中年時曾深得皇帝的垂顧,揮灑妙筆氣凌云煙之上。
騎得猛虎不敢貿然而下,意欲攀龍卻忽然自天落下。
還得家中固守真樸,像秋蟬蛻殼一樣勵我素潔之志。
為煉月砂廣費了火石,為采藥而走遍了山水。
高山云海事未關人,就像管寧那樣隱居山首自稱而食。
乘著逸興忽然再次起身,在溪水之船上放吟高歌。
我像當年山簡一樣逢酒則飲、醉不知處。
狂歌一曲自此與諸公分別,我要前去滄浪而垂釣。
注釋
廣陵:今江蘇揚州。
金羈(jī):金飾的馬籠頭。
龍泉:指寶劍。
寸心:指心。舊時認為心的大小在方寸之間,故名。
獵精:獵取精華妙義。太玄:揚雄寫的一部書名。此句用揚雄事。《漢書·揚雄傳》:“時雄方草《太玄》,有以自守,泊如也?!?br />薄俗:輕薄的習俗,壞風氣。
圣明:皇帝的代稱。
揮翰:猶揮毫。
騎虎:郭憲《漢武洞冥記》卷一記東方朔仙游紫泥海:“乃飲玄天黃露半,合,即醒。既而還,路遇蒼虎息于路旁,兒女騎虎還?!彬T虎:意為騎虎仙游。這里是指居身朝廷。
墮天:此指去朝。
勵:自勵。
采藥:指隱居避世或求仙修道。
”臥?!岸洌河霉軐幨??!段倪x·謝朓·郡內登望》:“方棄汝南諾,言稅江東田?!崩钌谱ⅲ骸啊段褐尽吩唬汗軐幝劰珜O度令行海外,遂至于遼東,皇甫謐《高士傳》曰:‘人或牛暴寧田者,寧為牽牛著涼處,自飲食也’?!?br />棹(zhào)歌:行船時所唱之歌。
”臨醉“二句:用山簡事。山公,即山簡,山濤之子;葛強,是山簡的愛將,并州人?!稌x書·山簡傳》:“簡鎮(zhèn)襄陽,優(yōu)游卒歲,唯酒是耽諸習氏,荊土豪族,有佳園池。簡每出嘻游,多之池上,置酒輒醉。名之曰高陽池。時有童兒歌曰:‘山公出何許?往至高陽池。日夕倒載歸,酩酊無所知。時時能騎馬,倒署白接服。舉鞭向葛強,何如并州兒?’強家在并州,簡愛將也?!?br />滄浪(láng):取《孟子》“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之意。
留別廣陵諸公 (一作留別邯鄲故人)問答
問:《留別廣陵諸公 (一作留別邯鄲故人)》的作者是誰?
答:留別廣陵諸公 (一作留別邯鄲故人)的作者是李白
問:留別廣陵諸公 (一作留別邯鄲故人)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留別廣陵諸公 (一作留別邯鄲故人)是唐代的作品
問:憶昔作少年,結交趙與燕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憶昔作少年,結交趙與燕 出自 唐代李白的《留別廣陵諸公 (一作留別邯鄲故人)》
問:憶昔作少年,結交趙與燕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憶昔作少年,結交趙與燕 的下一句是 金羈絡駿馬,錦帶橫龍泉。
問:出自李白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白名句大全
留別廣陵諸公 (一作留別邯鄲故人)賞析
李白好漫游,故多留別詩。留別與送別不同,送別是人別己,留別是己別人。此詩別題《留別邯鄲故人》。詹锳《李白詩文系年》根據(jù)詩中內容,認為是從長安供奉翰林任上放還后南游之作,并系年于天寶六載(747年),當時李白四十七歲。
- 頌古十首渾身無處著,驛路倒騎驢。覽盡瀟湘景,和船入畫圖。
- 尋春次曾宏甫韻春山數(shù)峰青,春水一溪綠。幽尋山水間,物物可寓目?;ㄏ闳羧梗粜裸?。吾儕幸閒放,晴晝頗連屬。胡為深閉門,終日仰看屋。嘉招儻亟拜。豈敢憚仆仆。請君攜壺去,政恐日不足。小槽雖蜜甜,何必待醽醁。茗事姑置之,雷車困枵腹。
- 七歌效杜陵體山林嘯聚繁有徒,州家買盡勤招呼??h官被命不敢遜,麒麟出模群狐孤。昨者參州紅帕首,高官厚祿恣狂圖。嗚呼三歌兮歌三發(fā),天翻地覆綱常滾。
- 行不由徑古人心有尚,乃是孔門生。為計安貧樂,當從大道行。詎應流遠跡,方欲料前程。捷徑雖云易,長衢豈不平。后來無枉路,先達擅前名。一示遵途意,微衷益自精。
-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薦福住院,事事萬現(xiàn)。露柱燈籠,三門佛殿。若上若下,和光同塵。有時又卻,神頭鬼面。
- 和學士秋懷一十五首秋凈霜空露曉姿,水光山氣總供詩。筆端幻出滄洲趣,賴有騷人慰所思。
- 次韻張司法題鄭少尹庭下緋桃梅飄柳墜半春中,庭下緋英細作叢。刺眼定添新葉綠,傷心應似故園紅。玄都怨感塵事,石髓追游滿地風。報答春光須作意,亂飄繁萼向晴空。
- 洛中有懷潺潺伊洛河,寂寞少恩波。鑾駕久不幸,洛陽春草多。
- 文宣王及其弟子贊婉彼子羔,受業(yè)先圣。宗廟之問,一出乎正。克篤于孝,非愚乃令。師知其生,有輝賢行。
- 覽古四十二首 其二十七王湛蓄深器,世人不能窺。大慧實若愚,人遂以為癡??蓱z濟父子,同門不識之。何況隔千里,而欲求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