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原題】:
歷陽倅蒙庵鄭公卒於位記歲在丁丑與仆有交承之契方來自鎮(zhèn)西而仆亦自安豐往邂逅於合肥驛中獲為三日之款所談無非周易太玄老莊之書開警蒙昧多矣公平生學(xué)佛行一著端的不昧所謂毫發(fā)無遺恨者仆老權(quán)利請從其后而為凈土之游似不晚也作是詩以吊之
歷陽倅蒙庵鄭公卒於位記歲在丁丑與仆有交承問答
問:《歷陽倅蒙庵鄭公卒於位記歲在丁丑與仆有交承》的作者是誰?
答:歷陽倅蒙庵鄭公卒於位記歲在丁丑與仆有交承的作者是王之道
問:歷陽倅蒙庵鄭公卒於位記歲在丁丑與仆有交承是哪個(gè)朝代的詩文?
答:歷陽倅蒙庵鄭公卒於位記歲在丁丑與仆有交承是宋代的作品
問:東晉陶元亮,西京董仲舒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東晉陶元亮,西京董仲舒 出自 宋代王之道的《歷陽倅蒙庵鄭公卒於位記歲在丁丑與仆有交承》
問:東晉陶元亮,西京董仲舒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東晉陶元亮,西京董仲舒 的下一句是 高風(fēng)敦薄俗,妙論見遺書。
問:出自王之道的名句有哪些?
答:王之道名句大全
- 寄珂雪屋積雪覆茅屋,僧居清更清。浮生千劫盡,長日一燈明。野鳥呼能下,山靈避不行。舊時(shí)江月住,時(shí)聽誦經(jīng)聲。
- 挽月湖二首詔書屢趣入承明,黃閣前頭不肯登。苦欲歸休同野老,本來清凈是禪僧。苔生文塔今成古,影掛山房喚不應(yīng)。猶想經(jīng)行泉石處,倚巖憔悴一枯藤。
- 昌化道中水因來此地,不識別山春。幾處墳無主,多年樹有神。聞猨驚落日,畏虎問行人。忽到孤峰頂,白云飛滿身。
- 嘆別北來南去幾時(shí)休,人在光陰似箭流。直待江山盡無路,始因拋得別離愁。
- 出居十六詠歸來館歸來遽云出,既出又歸來。自處茍如此,淵明安在哉。
- 采桑子秋千散后朦朧月,滿院人閑。幾處雕闌。一夜風(fēng)吹杏粉殘。昭陽殿里春衣就,金縷初乾。莫信朝寒。明日花前試舞看。
- 三老董公一色三軍雪染衣,拔山氣力陡然衰。三王事業(yè)無多子,卻是良平不得知。
- 子夜歌夜長不得眠,明月何灼灼。想聞歡喚聲,虛應(yīng)空中諾。
- 墳庵棋罷對月僧庵恰好傍山坳,門外幽泉碎玉敲。棋罷道人心似水,一鉤新月掛松梢。
- 贈(zèng)宣大師一國沙彌獨(dú)解詩,人人道勝惠林師。先皇詔下征還日,今上龍飛入內(nèi)時(shí)??丛聭泚硭伤滤蓿瑢せㄋ甲餍酉?。因論佛地求心地,只說常吟是住持。
- 可憐笠澤翁,百憂集雙鬢。——— 陸游江頭十日雨
- 統(tǒng)兵捍吳越,豺虎不敢窺。——— 李白宣城送劉副使入秦
- 山豁何時(shí)斷,江平不肯流。——— 杜甫陪王使君晦日泛江就黃家亭子二首
- 春來春去不知時(shí),只有詩人冷眼窺——— 白玉蟾行春辭九首
- 甑中白飯出新舂,甕里黃齏細(xì)芼蔥。——— 陸游致仕後即事
- 春龍爭地養(yǎng)檀欒,況是雙林雨后看。——— 陸龜蒙奉和襲美聞開元寺開筍園寄章上人
- 芳荃奠蘭酌,共吊松林里——— 歐陽修游龍門分題十五首白傅墳
- 方希煉金骨——— 李白感遇其三
- 仙道多因迷路得,莫將心事問樵翁。——— 章八元天臺道中示同行
- 地形連海盡,天影落江虛。——— 李白秋日與張少府、楚城韋公藏書高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