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李白二首·其一
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
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恐非平生魂,路遠(yuǎn)不可測。
魂來楓葉青,魂返關(guān)塞黑。君今在羅網(wǎng),何以有羽翼。
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版本一)
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
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君今在羅網(wǎng),何以有羽翼。
恐非平生魂,路遠(yuǎn)不可測?;陙項魅~青,魂返關(guān)塞黑。
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版本二)
翻譯和注釋
譯文
為死別往往使人泣不成聲,而生離卻常令人更加傷悲。
江南山澤是瘴疬流行之處,被貶謫的人為何毫無消息?
老朋友你忽然來到我夢里,因為你知道我常把你記憶。
你如今陷入囹圄身不由己,哪有羽翼飛來這北國之地?
夢中的你恐不會是鬼魂吧,路途遙遠(yuǎn)生與死實難估計。
靈魂飄來是從西南青楓林,靈魂返回是由關(guān)山的黑地。
明月落下清輝灑滿了屋梁,迷離中見到你的顏容憔悴。
水深浪闊旅途請多加小心,不要失足落入蛟龍的嘴里。
注釋
吞聲:極端悲慟,哭不出聲來。惻惻:悲痛。開頭兩句互文。
瘴癘:疾疫。古代稱江南為瘴疫之地。逐客:被放逐的人,此指李白。
故人:老朋友,此指李白。這是杜甫常用的越過一層、從對方寫起、連帶雙方的手法。故人知我長相思念而入我夢,則我之思念自不必言,而雙方之相知相憶又自然道出。
恐非平生:疑心李白死于獄中或道路。這兩句說:我夢到的該不是你的魂魄吧?山高路遠(yuǎn),誰知道你是否還活著?。?br />楓林:李白放逐的西南之地多楓林。
關(guān)塞:杜甫流寓的秦州之地多關(guān)塞。李白的魂來魂往都是在夜間,所以說“青”“黑”。
羅網(wǎng):捕鳥的工具,這里指法網(wǎng)。
羽翼:翅膀。這兩句說:既已身陷法網(wǎng),系獄流放,怎么會這樣來往自由呢?
顏色:指容貌。
這句指李白的處境險惡,恐遭不測。祝愿和告誡李白要多加小心。
夢李白二首·其一問答
問:《夢李白二首·其一》的作者是誰?
答:夢李白二首·其一的作者是杜甫
問:夢李白二首·其一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夢李白二首·其一是唐代的作品
問:夢李白二首·其一是什么體裁?
答:五古
問: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 出自 唐代杜甫的《夢李白二首·其一》
問: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 的下一句是 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
問:出自杜甫的名句有哪些?
答:杜甫名句大全
夢李白二首·其一賞析
“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痹娨獙憠簦妊詣e;未言別,先說死,以死別襯托生別,極寫李白流放絕域、久無音訊在詩人心中造成的苦痛。開頭便如陰風(fēng)驟起,吹來一片彌漫全詩的悲愴氣氛。
“故人入我夢,明我長相憶?!辈徽f夢見故人,而說故人入夢;而故人所以入夢,又是有感于詩人的長久思念,寫出李白幻影在夢中倏忽而現(xiàn)的情景,也表現(xiàn)了詩人乍見故人的喜悅和欣慰。但這欣喜只不過一剎那,轉(zhuǎn)念之間便覺不對了:“君今在羅網(wǎng),何以有羽翼?”你既累系于江南瘴癘之鄉(xiāng),怎么就能插翅飛出羅網(wǎng),千里迢迢來到我身邊呢?聯(lián)想世間關(guān)于李白下落的種種不祥的傳聞,詩人不禁暗暗思忖:莫非他真的死了?眼前的他是生魂還是死魂?路遠(yuǎn)難測??!乍見而喜,轉(zhuǎn)念而疑,繼而生出深深的憂慮和恐懼,詩人對自己夢幻心理的刻畫,是十分細(xì)膩逼真的。
“魂來楓林青,魂返關(guān)塞黑?!眽魵w魂去,詩人依然思量不已:故人魂魄,星夜從江南而來,又星夜自秦州而返,來時要飛越南方青郁郁的千里楓林,歸去要渡過秦隴黑沉沉的萬丈關(guān)塞,多么遙遠(yuǎn),多么艱辛,而且是孤零零的一個?!奥湓聺M屋梁,猶疑照顏色?!痹跐M屋明晃晃的月光里面,詩人忽又覺得李白那憔悴的容顏依稀尚在,凝神細(xì)辨,才知是一種朦朧的錯覺。相到故人魂魄一路歸去,夜又深,路又遠(yuǎn),江湖之間,風(fēng)濤險惡,詩人內(nèi)心祝告著、叮嚀著:“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這驚駭可怖的景象,正好是李白險惡處境的象征,這惴惴不安的祈禱,體現(xiàn)著詩人對故人命運(yùn)的殷憂。這里,用了兩處有關(guān)屈原的典故?!盎陙項髁智唷?,出自《楚辭·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楓,目極千里兮傷春心,魂兮歸來哀江南!”舊說系宋玉為招屈原之魂而作。“蛟龍”一語見于梁吳均《續(xù)齊諧記》:東漢初年,有人在長沙見到一個自稱屈原的人,聽他說:“吾嘗見祭甚盛,然為蛟龍所苦。”通過用典將李白與屈原聯(lián)系起來,不但突出了李白命運(yùn)的悲劇色彩,而且表示著杜甫對李白的稱許和崇敬。
- 謁半山祠歸去田疇問老農(nóng),力行新法竟何功。已知供佛追前過,尚惜修書謝數(shù)公。塑像難陪夫子壁,古祠誰訪覺王宮。都來二百年間事,燕麥戎葵幾度風(fēng)。
- 越中覽古標(biāo)簽:詠史懷古越王勾踐破吳歸,義士還鄉(xiāng)盡錦衣。 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
- 答卓常簿二首點(diǎn)點(diǎn)新霜上鬢須,深藏誰辨握中瑜。曾為上寢斜封濫,可使人譏曲學(xué)諛。已作鳳飛天外者,安能鳧泛水中乎。近來贈誄多虛美,自考平生合謚愚。
- 大觀三年朝獻(xiàn)景宮二首嚴(yán)嚴(yán)泰山,配德于天。奉符展采,翼翼乾乾。條濯靜嘉,罔有弗蠲。上帝顧諟,冷風(fēng)肅然。
- 和家恭伯韻別曹揚(yáng)休還涪陵五首朵頤渠可換靈龜,世一艱如整亂絲。執(zhí)手應(yīng)須細(xì)商略,古來成敗幾枰棋。
- 夙興夢驚單枕拂霜毛,月影初低燭影高。枝上萬禽猶寂寂,寒雞何事獨(dú)三號。
- 六十寄景仁從來好與天爭力,困竭方慚已力微。見事晚于蘧伯玉,今知五十九年非。
- 張升甫惠新筍走筆代簡謝之粉籜迎霜嫩更勻,中廚未有許嘗新。明朝便好供佳客,只恨杯羹欠紫莼。
- 跋恩上人詩把斷風(fēng)光不許通,坐天目頂月明中。下方雷作嬰兒叫,莫是山僧耳太聰。
- 送金少卿副使歸新羅云島茫茫天畔微,向東萬里一帆飛。久為侍子承恩重,今佐使臣銜命歸。通海便應(yīng)將國信,到家猶自著朝衣。從前此去人無數(shù),光彩如君定是稀。
- 溪來青壁里,路在白云間——— 李頻送供奉喻煉師歸天目山
- 有時輕弄和郎歌,慢處聲遲情更多——— 盧綸宴席賦得姚美人拍箏歌(美人曾在禁中)
- 回憑漢使報天子,為妾奏此琵琶聲——— 高似孫琵琶引
- 洪河何處望,一境在孤煙。——— 姚鵠奉和秘監(jiān)從翁夏日陜州河亭晚望
- 莫謂余衰難語此,胸中勇氣尚輪囷——— 劉子翚居仁與季言論養(yǎng)生方往叩之而原仲詩有金花充
- 似對古人民,無復(fù)昔城郭。——— 元稹楊子華畫三首
- 結(jié)茅深林下,開戶流水邊——— 范祖禹游李少師園十題茅庵
- 我來空吊古,與君同記憑闌語。——— 嚴(yán)仁歸朝歡
- 誰將花燭聘東風(fēng),與海棠時恨不同——— 李曾伯和水竹梅燭韻
- 有齒日益衰,有發(fā)日益脫——— 邵雍秋懷三十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