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聲甘州·壽陽樓八公山作
千載八公山下,尚斷崖草木,遙擁崢嶸。漫云濤吞吐,無處問豪英。信勞生、空成今古,笑我來、何事愴遺情。東山老,可堪歲晚,獨聽桓箏。
翻譯和注釋
譯文
淮河環(huán)繞著楚都壽春孤城,野草叢生,河岸迷蒙。當年南朝謝家子弟,意氣風發(fā),統(tǒng)領數(shù)萬精兵。以逸待勞痛擊前秦軍,苻堅百萬雄師如受驚的巨鯨,在淝水中潰奔。轉眼間,建立起大功。
時隔千年,八公山的草木一如當年,簇擁著險峻的巒峰。而今山頭云濤聚又散,昔日的豪杰杳無跡蹤。勞累終生。古今往事俱成空??尚ξ业豕艂窈伪靥嗲?。嘆惜謝安晚年,遭疏遠,不受重用。
注釋
1、壽陽樓:指壽春(今安徽壽縣)的城樓,東晉改名壽陽。八公山在壽縣北,淝水經(jīng)此入淮。公元三八三年,東晉謝安、謝玄以八萬精兵大敗苻堅八十萬眾于此。
2、故都:指北宋都城汴京。作者寫此詞時,汴京已殘破,所以用“故”。
3、長淮:淮河。當時宋、金以淮河為界。
4、孤城:指壽陽城。
5、烏衣:烏衣:巷名,故址在今南京市東南,是晉代王、謝等名門貴族之地。
6、年少:指謝安的子、侄一班在淝水之戰(zhàn)中表現(xiàn)出色的年輕將領。
7、芝蘭秀發(fā):源于《世說新語》中謝玄的話:“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于階庭耳?!北扔髂贻p有為的子弟。
8、戈戟云橫:一語雙關,明喻晉軍的武器像陣云一樣橫列開去,暗用《世說新語》中”見鐘士季(會)如觀武庫,但睹戈戟”的典故,贊譽謝安等足智多謀,滿腹韜略。
9、奔鯨:奔逃的鯨魚,這里形容苻堅兵潰如鯨鯢之竄逃。
10、轉盼:轉眼之間。
11、草木:草木皆兵之意?!稌x書·苻堅載記》:“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類人形?!?br />12、崢嶸:形容山勢險峻。
13、勞生:碌碌的人生。
14、愴:傷感。
15、遺情:指思念往事。曹植《洛神賦》:“遺情想象?!崩钌谱ⅲ骸八寂f故而想象?!?br />16、東山老:指謝安,他曾隱居東山。
17、恒箏:桓伊善彈箏。曾撫箏而歌《怨歌》,以諷諫晉孝武帝猜忌謝安,不予重用。謝安聽了“泣下沾襟”,孝武帝“甚有愧色”。事見《晉書·桓伊傳》。
八聲甘州·壽陽樓八公山作問答
問:《八聲甘州·壽陽樓八公山作》的作者是誰?
答:八聲甘州·壽陽樓八公山作的作者是葉夢得
問:八聲甘州·壽陽樓八公山作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八聲甘州·壽陽樓八公山作是宋代的作品
問:八聲甘州·壽陽樓八公山作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故都迷岸草,望長淮、依然繞孤城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故都迷岸草,望長淮、依然繞孤城 出自 宋代葉夢得的《八聲甘州·壽陽樓八公山作》
問:故都迷岸草,望長淮、依然繞孤城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故都迷岸草,望長淮、依然繞孤城 的下一句是 想烏衣年少,芝蘭秀發(fā),戈戟云橫。
問:出自葉夢得的名句有哪些?
答:葉夢得名句大全
八聲甘州·壽陽樓八公山作賞析
品?!?br>上片追憶淝水之戰(zhàn)。開頭三句從眼前的城和水寫起下一“迷”字,給全篇營造出深沉、蒼涼的歷史縱深感 ,并且預示了“物是人非”的主題。以下七句,集中寫淝水之役。這幾句,先用渲染法,塑造出謝家子弟的英武形象,然后用對比和反襯法表現(xiàn)東晉軍隊以少勝多、大勝異族的輝煌戰(zhàn)績?!盀跻隆?,巷名,故址在今南京市東南,在晉代曾是王、謝等名門貴族居住的地方 。淝水之戰(zhàn)中 ,謝安的弟弟謝石,侄兒謝玄,兒子謝琰等年輕將領顯示了出色的軍事才能,所以詞中說“烏衣年少”?!爸ヌm秀發(fā)”用《世說新語》中謝玄的話“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于階庭耳”,比喻年輕有為的子弟 ?!案觋茩M ”,字面的意思是:戈戟等武器象陣云一樣橫列開去,在這里有雙關作用,一是借指東晉部隊的軍容、軍威,一是暗用《世說新語》中“見鐘士季(會)如觀武庫,但睹戈戟 ”的典故 ,贊譽謝安等人滿腹韜略、足智多謀 ?!膀湵敝杠迗缘能婈??!氨荐L”,謝朓《和王著作融八公山詩 》:“長蛇固能剪,奔鯨自此曝?!薄段倪x》李善注說:“奔鯨,喻堅也?!?br>下片用曲筆、逆筆抒寫詞人面對陳跡、回首往事而生發(fā)的深深感慨 ?!扒лd”三句仍從眼前落墨,在上下兩闋之間起著過渡作用 :把這三句同“望長淮、依然繞孤城”對看,那么詞人分明是在喟嘆“山河依舊 ,古人不再”;把這幾句同“漫云濤吞吐,無處問豪英”對看,則一說草木皆兵,一說朝中無人,作者懷古的用意差不多全在其中了 。“漫云濤吞吐,無處問豪英 ”正面寫對英雄的仰慕 ;“信勞生 、空成今古 ”卻從反面說謝氏子侄勞碌為國 ,也不過空成過去 。“笑我來何事愴遺情”從反面說“我”不必為往事悲傷,好象是作者的自我否定;結拍三句,卻又明明在訴說豪情受到冷落后的強烈不滿(句中那個“獨”字,反映了比與孝武帝“共”聽桓箏的謝安更加寂寞的處境)。
詞之下片 ,正說、反說、直筆、曲筆交替使用,將詞意層層推進。這種寫法,使詞人的浩蕩心事表達得回旋往復,委婉曲折。
“故都迷岸草,望長淮、依然繞孤城”,寫登山所見。詞人眼中,有環(huán)繞“孤城”的“長淮”逝水,以及岸邊的迷離衰草?!肮识肌迸c“依然”,表現(xiàn)出一種時空變換的滄桑感。“迷”與“孤”二字,則渲染了一種迷蒙、蒼茫的歷史厚重感,營造出懷古的感情基調(diào)。
“想烏衣年少,芝蘭秀發(fā),戈戟云橫”,用一個“想”字,引出對歷史往事的回憶。當時謝安推薦自己的弟弟謝石和侄兒謝玄率軍出戰(zhàn),因謝家居住在建康城中名門聚居的烏衣巷,而稱謝家子弟為“烏衣年少”?!爸ヌm秀發(fā)”是作者贊揚他們少年有作為?!案觋茩M”表面寫東晉軍隊武器齊整,兵容肅穆,實則暗指少年將領們帶兵的魄力和謀略。
“坐看驕兵南渡,沸浪駭奔鯨”,“坐看”一詞,頗有“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從容氣概。當時,前秦皇帝因擁兵百萬,曾說過“以吾之眾旅,投鞭子江,足斷其流”的話,態(tài)度驕狂。因此詞人此處稱之為“驕兵”。“沸浪駭奔鯨”描寫苻堅的軍隊倉惶逃竄的景象,十分形象。
“轉盼東流水,一顧功成”,“轉盼”和“一顧”承接上句“坐看”,突出謝石、謝玄的才能和他們少年豪杰的風采,同時也表現(xiàn)出勝利者特有的淡定自若。“千載”接續(xù)“功成”,“千載八公山下,尚斷崖草木,遙擁崢嶸”,這些千年之后依然故在的景物,仿佛在向詞人昭示往日的“崢嶸”,但是“漫云濤吞吐,無處問豪英”,如今空有河山,豪杰卻無處可尋了。感慨中隱約可見詞人對當朝無人的失望。
葉夢得是南宋朝廷中堅決的主戰(zhàn)派,但當時占主導地位的卻是主和派。他遭受排擠而離京,心中滿是憤慨,面對淝水之戰(zhàn)的戰(zhàn)場故址,回想那段成功驅(qū)逐異族侵犯的戰(zhàn)爭,自然生出今昔對比之意。
“信勞生、空成今古”,謝氏子弟勞碌一生,他們建立的功業(yè)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消殞,如今只空余“孤城”、“長淮”、“八公山”,向人話說當年。一切終將成空,所以詞人“笑我來、何事愴遺情”,以自嘲的口氣笑自己太過執(zhí)著糾結。
“東山老,可堪歲晚,獨聽桓箏”一句,暗含謝安晚年的一段歷史典故。謝安年老時被晉孝武帝疏遠,一次,在陪孝武帝喝酒時,當時的名士桓伊為他們彈箏助興,歌曹植《怨歌行》日:“為君既不易,為臣良獨難。忠信事不顯,乃有見疑患?!甭暪?jié)悲慨,俯仰可觀。孝武帝聽完后,面有愧色。
同樣是忠信見疑,詞人拿謝安和自己進行對比,突出了自身處境的悲慘,謝安雖被猜疑,但尚能與孝武帝一同飲酒,且有桓伊為他仗義執(zhí)言;而自己卻只能暮年“獨聽桓箏”。下闋從“崢嶸”、“豪英”到“空成今古”、“笑我”,再到“可堪歲晚”,詞情一再轉折,懷古嘆今的興味豐厚濃郁,深合詞人當時的復雜心情。
- 占盡風情向小園月下相逢當麗人,嫣然體態(tài)皎然身。誰知一角閑田地,包括乾坤不盡春。
- 題陳筼谷陳野逸吟藁謝卻梅花吟課少,苦無心事惱陶泓。得君近日詩編讀,增我晴窗眼力明。爽似暑風秋九夏,清逾夜月書三更。后山衣缽塵埃久,賴有雙英主夏盟。
- 偶成 其二萬里長山走薊門,嶄然天險中路分。高風吹雨作飛雪,老樹積煙成凍云。武帳駐兵談亞父,氈城無語及昭君。夜深誰渡桑乾水?嗚咽笳聲不忍聞。
- 詩贈晚學李君人稀境盡絕塵埃,野客尋源或到來。怪石結成真洞府,亂山堆就假樓臺。久窮至理難期老,獨放真機學未該。得共山翁話虛寂,不妨巖下且徘徊。
- 梅花坡休問桃源路,尋梅暫往還。梅花有知己,何必定湖山。
- 曉起昨夜花問成酩酊,今日天風吹始醒。爐香深炷坐中庭,獨看竹梢移午影。
- 句全家離錦水,五月下瞿塘。繡服青蛾女,雕鞍白面郎。累累輜重遠,杳杳路歧長。
- 賦陳嘉謨東西軒二首西成高鑿一軒通,荷蓋吹涼入坐中。新月不妨回夜色,有秋何止閱年豐。直須落日紅無際,??慈荷酱鋻呖?。更約他年身退后,披襟來此揖涼風。
- 次韻閔饑兩絕貴人生長不知田,絲竹聲中醉飽眠。渠信春山青草盡,排門三日未炊煙。
- 琵琶洲潯陽江上譜無傳,化作沙汀越水邊。一段遺音人不識,夜深幽咽下灘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