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留守王仆射各賦春中一物,從一韻至七
能語,多情。
春將半,天欲明。
始逢南陌,復(fù)集東城。
林疏時(shí)見影,花密但聞聲。
營中緣催短笛,樓上來定哀箏。
千門萬戶垂楊里,百轉(zhuǎn)如簧煙景晴。
翻譯和注釋
譯文
黃鶯開始啼叫,這初春是一年中最好的季節(jié);細(xì)雨蒙蒙,珍貴如油,滋潤著草木,那剛剛長出的春草,遠(yuǎn)看一片嫩綠,近看卻仿佛消失了。
不要推辭會(huì)醉倒在這個(gè)季節(jié),有花而不去看它開放,就意味著人生很快消逝。不要等待著春離開大自然,紛紛落花夾雜著綠色的苔蘚。
注釋
初:剛剛。
解:能、知道。
語:這里指鶯鳴,嬌啼婉轉(zhuǎn),猶如說話。
酥:酥油。
近卻無:近看什么色彩見不到。
休辭:不要推托。
顛倒:紛亂。
紅英:落花。
同留守王仆射各賦春中一物,從一韻至七問答
問:《同留守王仆射各賦春中一物,從一韻至七》的作者是誰?
答:同留守王仆射各賦春中一物,從一韻至七的作者是劉禹錫
問:同留守王仆射各賦春中一物,從一韻至七是哪個(gè)朝代的詩文?
答:同留守王仆射各賦春中一物,從一韻至七是唐代的作品
問:鶯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鶯 出自 唐代劉禹錫的《同留守王仆射各賦春中一物,從一韻至七》
問:鶯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鶯 的下一句是 能語,多情。
問:出自劉禹錫的名句有哪些?
答:劉禹錫名句大全
同留守王仆射各賦春中一物,從一韻至七賞析
《減字木蘭花》約作于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二月。東坡時(shí)年28歲。此時(shí),東坡以覃恩遷大理寺寺丞。赴任途中,過寶雞,重游終南山。其弟子由聞之,寄《聞子瞻重游終南山》詩,東坡次韻,并作此詞以寄。
- 雨后思湖上居(─作雨中憶湖山居)前山風(fēng)雨涼,歇馬坐垂楊。何處芙蓉落,南渠秋水香。
- 送率府程錄事還鄉(xiāng)標(biāo)簽:離別鄙夫行衰謝,抱病昏忘集。常時(shí)往還人,記一不識(shí)十。 程侯晚相遇,與語才杰立。熏然耳目開,頗覺聰明入。 千載得鮑叔,末契有所及。意鐘老柏青,義動(dòng)修蛇蟄。 若人可數(shù)見,慰我垂白泣。告別無淹晷,百憂復(fù)相襲。 內(nèi)愧突不黔,庶羞以赒給。素絲挈長魚,碧酒隨玉粒。 途窮見交態(tài),世梗悲路澀。東風(fēng)吹春冰,泱莽后土濕。 念君惜羽翮,既飽更思戢。莫作翻云鶻,聞呼向禽急。
- 臘月立明年春閏歲兩番春,流光故逼人。月筩將謝丑,斗柄倏旋寅。玉作梅容潤,金歸柳眼新。物情雖萬變,變莫變吾真。
- 覽李秀才卷香沐整山衣,開君一軸詩。吟當(dāng)秋景苦,味出雪林遲。經(jīng)濟(jì)幾人到,工夫兩鬢知。因嗟和氏淚,不是等閑垂。
- 陳。宣帝傷將卒前后兵師戰(zhàn)勝回,百馀城壘盡歸來。當(dāng)時(shí)將卒應(yīng)知感,況得君王為舉哀。
- 和水部張員外宣政衙賜百官櫻桃詩漢家舊種明光殿,炎帝還書本草經(jīng)。豈似滿朝承雨露,共看傳賜出青冥。香隨翠籠擎初到,色映銀盤寫未停。食罷自知無所報(bào),空然慚汗仰皇扃。
- 登上嶺游黃山朝陽滉漾水朦朧,曉煙橫抹天微風(fēng)。三十六峰不著色,點(diǎn)綴淡墨排秋空。小山連延大山倨,林深無人但云樹。平生愛山真成癖,我以意行本無住。黃山之路何敧危,黃山之溪何漣漪。登山度水亦勞止,正要行役發(fā)吾詩。仙家與世不相遠(yuǎn),徑入桃源亦良便。向來父老亦行,竹籜桃花大於扇。
- 水亭莫道山翁老病侵,靜中理得舊傳琴。朝來有喜君知否:雨展芭蕉二尺心。
- 食竹{左鼠右留}北山何嗟峨,猛虎之所藏。咆哮一震怒,百獸不敢當(dāng)。有竹山之阿,挺挺青琳瑯。威鳳鳴且棲,眾鳥空回皇。彼{(lán)左鼠右留}獨(dú)保為,莫夜?fàn)幪?。鑽山窟穴深,嚙竹根本傷。鼠腹?jié)q鼓亨,鴟怒獨(dú)奮張。誰知樵蘇輩,嘆彼枝葉黃。鋤耰搗其室,束縛登我堂。遂令婉孌者,污此牙頰剛。才質(zhì)既不同,分守合有常。曷不效爾曹,竊食仍循墻。直節(jié)永蕭森,庇此千仞岡。
- 代人傷往詩 一青田松上一黃鶴。相思樹下兩鴛鴦。無事交渠更相失。不及從來莫作雙。
- 真圣掃忌諱,盡入淳化篋——— 薛紹彭和米芾為梁唐不收慰問帖寄詩
- 人物乾淳舊典型,滿腔全是遠(yuǎn)菴仁——— 王柏送趙素軒去婺守為本道倉使
- 我今獨(dú)何幸,文字厭奇玩。——— 蘇軾往在東武與人往反作粲字韻詩四首今黃魯直亦
- 六銖衣掛,清平福救,九玄七祖。——— 劉處玄水龍吟
- 今人昨人多自私。——— 王維不遇詠
- 妙齡識(shí)退,故國懷歸,問安親戚。——— 楊無咎瑞鶴仙
- 今來碧梧下,迥出秋潭上——— 李德裕思平泉樹石雜詠一十首。疊石(此石韓給事所遺)
- 傷嗟浮世之人,善事不曾入耳——— 貫休長持經(jīng)僧
- 里閈舊情好,有才復(fù)有文——— 邵雍履道會(huì)飲
- 自古多高跡,如君少比肩——— 張籍贈(zèng)殷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