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詩問答
問:《丹詩》的作者是誰?
答:丹詩的作者是白玉蟾
問:丹詩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丹詩是宋代的作品
問:丹詩是什么體裁?
答:七古
問:太乙壇前偃月爐,不消柴炭及吹噓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太乙壇前偃月爐,不消柴炭及吹噓 出自 宋代白玉蟾的《丹詩》
問:太乙壇前偃月爐,不消柴炭及吹噓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太乙壇前偃月爐,不消柴炭及吹噓 的下一句是 金翁跨虎歸瑤闕,姹女騎龍到雪壺。
問:出自白玉蟾的名句有哪些?
答:白玉蟾名句大全
- 南亭夜坐,貽開元禪定二道者暮暮焚香何處宿,西巖一室映疏藤。光陰難駐跡如客,寒暑不驚心似僧。高樹有風聞夜磬,遠山無月見秋燈。身閑境靜日為樂,若問其余非我能。
- 雜曲歌辭。長安少年行十首金紫少年郎,繞街鞍馬光。身從左中尉,官屬右春坊。刬戴揚州帽,重熏異國香。垂鞭踏青草,來去杏園芳。追逐輕薄伴,閑游不著緋。長攏出獵馬,數(shù)換打球衣。曉日尋花去,春風帶酒歸。青樓無晝夜,歌舞歇時稀。日高春睡足,帖馬賞年華。倒插銀魚袋,行隨金犢車。還攜新市酒,遠醉曲江花。幾度歸侵黑,金吾送到家。好勝耽長行,天明燭滿樓。留人看獨腳,賭馬換偏頭。樂奏曾無歇,杯巡不暫休。時時遙冷笑,怪客有春愁。遨游攜艷妓,裝束似男兒。杯酒逢花住,笙歌簇馬吹。鶯聲催曲急,春色訝歸遲。不以聞街鼓,華筵待月移。賞春惟逐勝,大宅可曾歸。不樂還逃席,多狂慣衩衣。歌人踏月起,語燕卷簾飛。好婦惟相妒,倡樓不醉稀。戟門連日閉,苦飲惜殘春。開瑣通新客,教姬屈醉人。請歌牽白馬,自舞踏紅茵。時輩皆相許,平生不負身。新年高殿上,始見有光輝。玉雁排方帶,金鵝立仗衣。酒深和碗賜,馬疾打珂飛。朝下人爭看,香街意氣歸。游市慵騎馬,隨姬入坐車。樓邊聽歌吹,簾外市釵花。樂眼從人鬧,歸心畏日斜。蒼頭來去報,飲伴到倡家。小婦教鸚鵡,頭邊喚醉醒。犬嬌眠玉簟,鷹掣撼金鈴。碧地攢花障,紅泥待客亭。雖然長按曲,不飲不曾聽。
- 靈山三過靈山總有緣,曉無逗靄晚無煙。橫眠吳楚中央地,高拄東南半壁天。芝草本為人所上,水晶猶得氣之偏。山靈還有中原意,更為時生十數(shù)賢。
- 河南令舍池臺灌池才盈五六丈,筑臺不過七八尺。欲將層級壓籬落,未許波瀾量斗石。規(guī)摹雖巧何足夸,景趣不遠真可惜。長令人吏遠趨走,已有蛙黽助狼藉。
- 石湖范至能嘗作姑惡詞以婦怨非天下之為婦者姑惡姑不惡,人言姑惡人豈知,為姑作婦百不辭。婦在姑尚右,婦死姑方悲。恐傷姑意不敢違,化作異物鳴無時。姑不惡,姑不惡,怨姑還當被姑責。但愿生身復(fù)作婦,死別不如生見樂。
- 讀陳勝傳閭左稱雄日,漁陽謫戍人。王侯寧有種?竿木足亡秦。大義呼豪杰,先聲仗鬼神。驅(qū)除功第一,漢將可誰倫?
- 青玉案(戲贈醉妓)玉人為我殷勤醉。向醉里、添姿媚。偏著冠兒釵欲墜。桃花氣暖,露濃煙重,不自禁春意。綠榆陰下東行水。漸漸近、凄涼地。明月侵床愁不睡。眉兒吃皺,為誰無語,閣住陽關(guān)淚。
- 謝人惠金橘開奩拜嘉貺,俯視目已眩。從天落旋星,有客射金彈。清香如始摘,佳味不少變。寄謝嶺頭人,梅花慚贈遠。
- 種桃歌食桃種其核,一年核生芽。二年長枝葉,三年桃有花。憶昨五六歲,灼灼盛芬華。迨茲八九載,有減而無加。去春已稀少,今春漸無多。明年后年后,芳意當如何?命酒樹下飲,停杯拾余葩。因桃忽自感,悲吒成狂歌。
- 滿江紅自古麻稱稀,須麻信道、人麻生七十。當七月、慶生佳節(jié),更逢七夕。丹鼎麻姑多兩轉(zhuǎn),蟠麻王母無雙實。更竹林、作者茂芝蘭,俱無敵。持觴勸,辰拱北。陰功在,頭俱黑。況軻親教子,同聲戰(zhàn)國。九萬鵬程當不二,八千椿壽看逾一。愿從今、屈指再從頭,山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