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寄芙蓉俓二首問答
問:《曉寄芙蓉俓二首》的作者是誰?
答:曉寄芙蓉俓二首的作者是楊萬里
問:曉寄芙蓉俓二首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曉寄芙蓉俓二首是宋代的作品
問:芙蓉佳處不勝佳,花不中藏秪外斜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芙蓉佳處不勝佳,花不中藏秪外斜 出自 宋代楊萬里的《曉寄芙蓉俓二首》
問:芙蓉佳處不勝佳,花不中藏秪外斜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芙蓉佳處不勝佳,花不中藏秪外斜 的下一句是 恰似曲江聞喜宴,綠衣半醉戴宮花。
問:出自楊萬里的名句有哪些?
答:楊萬里名句大全
- 西歸出斜谷行過險棧出褒斜,出盡平川似到家。萬里客愁今日散,馬前初見米囊花。
- 送吳照鄰都官還江南霜前江水磨碧銅,岸背菱葉翹赤蟲。吳郎鬢絲生幾縷,不羞月上扶桑東。羞見清波照人影,去時黑發(fā)吹春風。五年歸來婦應喜,從此不問西飛鴻。
- 贈高處士宅前云水滿,高興一書生。垂釣有深意,望山多遠情。夜棋留客宿,春酒勸僧傾。未作干時計,何人問姓名。
- 游虞山記標簽:寫景虞山去吳城才百里,屢欲游,未果。辛丑秋,將之江陰,舟行山下,望劍門入云際,未及登。丙午春,復如江陰,泊舟山麓,入吾谷,榜人詭云:“距劍門二十里。”仍未及登。 壬子正月八日,偕張子少弋、葉生中理往游,宿陶氏。明晨,天欲雨,客無意往,余已治筇屐,不能阻。自城北沿緣六七里,入破山寺,唐常建詠詩處,今潭名空心,取詩中意也。遂從破龍澗而上,山脈怒坼,赭石縱橫,神物爪角痕,時隱時露。相傳龍與神斗,龍不勝,破其山而去。說近荒惑,然有跡象,似可信。行四五里,層折而度,越巒嶺,躋蹬道,遂陟椒極。有土坯磈礧,疑古時冢,然無碑碣志誰某。升望海墩,東向凝睇。是時云光黯甚,迷漫一色,莫辨瀛海。頃之,雨至,山有古寺可駐足,得少休憩。雨歇,取徑而南,益露奇境:齦腭摩天,嶄絕中斷,兩崖相嵌,如關斯劈,如刃斯立,是為劍門。以劍州、大劍、小劍擬之,肖其形也。側足延,不忍舍去。遇山僧,更問名勝處。僧指南為太公石室;南而西為招真宮,為讀書臺;西北為拂水巖,水下奔如虹,頹風逆施,倒躍而上,上拂數十丈,又西有三杳石、石城、石門,山后有石洞通海,時潛海物,人莫能名。余識其言,欲問道往游,而云之飛浮浮,風之來冽冽,時雨飄灑,沾衣濕裘,而余與客難暫留矣。少霽,自山之面下,困憊而歸。自是春陰連旬,不能更游。 噫嘻!虞山近在百里,兩經其下,為踐游屐。今之其地矣,又稍識面目,而幽邃窈窕,俱未探歷。心甚怏怏。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輒盡者,始焉欣欣,繼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而得之甚艱,且得半而止者,轉使人有無窮之思也。嗚呼!豈獨尋山也哉!
- 被衣為嚙缺歌標簽:寫人形若槁骸,心若死灰。真其實知,不以故自持。媒媒晦晦,無心而不可謀。彼何人哉!
- 山枇杷山枇杷,花似牡丹殷潑血。往年乘傳過青山,正值山花好時節(jié)。壓枝凝艷已全開,映葉香苞才半裂。緊搏紅袖欲支頤,慢解絳囊初破結。金線叢飄繁蕊亂,珊瑚朵重纖莖折。因風旋落裙片飛,帶日斜看目精熱。亞水依巖半傾側,籠云隱霧多愁絕。綠珠語盡身欲投,漢武眼穿神漸滅。秾姿秀色人皆愛,怨媚羞容我偏別。說向閑人人不聽,曾向樂天時一說。昨來谷口先相問,及到山前已消歇。左降通州十日遲,又與幽花一年別。山枇杷,爾托深山何太拙。天高萬里看不精,帝在九重聲不徹。園中杏樹良人醉,陌上柳枝年少折。因爾幽芳喻昔賢,磻谿冷坐權門咽。
- 次韻丁制置遠迎三絕錦里論交三十年,浮筠大玉透中邊。投荒已作無期別,夢覺依然墮我前。
- 拜大父墓六載今如此,青松到屋梁。何言聲籍籍,直作去堂堂。事已難追悔,天高只痛傷。當時巴蜀使,書疏不能忘。
- 正月二十四日夜雪疊瓦浮輕雪,參差粉畫難??嗥鄢踝兞蕢何瓷m。夜色微分白,春容不受寒。即為花卉奪,猶得暫從看。
- 船過桐江懷郭圣與只言君在桐江住,及到桐江不見君。日暮空山獨惆悵,不知又隔幾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