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原題注:陶毅《五代亂離紀》云:巢敗后為僧,依張全義于洛陽。曾繪像題詩,人見像,識其為巢云。
全唐詩:卷733-22
自題像問答
問:《自題像》的作者是誰?
答:自題像的作者是黃巢
問:自題像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自題像是唐代的作品
問:自題像是什么體裁?
答:七絕
問:記得當年草上飛,鐵衣著盡著僧衣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記得當年草上飛,鐵衣著盡著僧衣 出自 唐代黃巢的《自題像》
問:記得當年草上飛,鐵衣著盡著僧衣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記得當年草上飛,鐵衣著盡著僧衣 的下一句是 天津橋上無人識,獨倚欄干看落暉。
問:出自黃巢的名句有哪些?
答:黃巢名句大全
自題像賞析
黃巢遺留下來的詩一共三首,其中《題菊花》和《不第后賦菊》流傳程度較廣。這首《自題像》與兩首菊花詩相比,名氣就小得多了。甚至有很多人懷疑這首詩究竟是不是黃巢本人的作品。
據說黃巢本人后來戰(zhàn)死疆場了,但也有傳說黃巢起義失敗后在洛陽做了和尚。從這首詩來看,他沒有戰(zhàn)死,后來削發(fā)為僧了。如果真像民間傳說那樣,這些叱咤風云的農民領袖遁入空門,其人生感觸一定非尋常人所能及。比如像這首詩的頭兩句,“記得當年草上飛,鐵衣著盡著僧衣”,既表明了黃巢曾經歷過的那些不平凡的戎馬倥傯歲月,又顯示了他后來靜如止水的僧侶生涯,其鮮明的對比,令人感慨。尤其是“天津橋上無人識”這一句,生動地描述了英雄遲暮那種無可奈何的蒼涼和悲哀,令人嘆息。但筆鋒一轉,“獨倚欄干看落暉”一句,又悠然刻畫了一種“人生韶華短,江河日月長”的意境,令人回味無窮。原題注:陶毅《五代亂離紀》云:巢敗后為僧,依張全義于洛陽。曾繪像題詩,人見像,識其為巢云。
- 又跋東坡、太白瀑布詩,示開先序禪師東坡太白兩詩翁,詩到廬山筆更鋒。倒掛銀河分一脈,擘開玉峽出雙龍。天孫織錦機全別,仙子裁云手自縫。界破青山安用洗,涴他瀑布卻愁儂。
- 山下別杜少府把手意難盡,前山日漸低。情人那忍別,宿鳥尚同棲。寸晷戀言笑,佳期欲阻暌。離云愁出岫,去水咽分溪。莊叟幾虛說,楊朱空自迷。傷心獨歸路,秋草更萋萋。
- 西江月老去頻驚節(jié)物,亂來依舊江山。清明雨過杏花寒。紅紫芳菲何限。春病無人消遣,芳心有酒摧殘。此情拍手問闌干。為甚多愁我慣。
- 燈鐘斷危樓鳥不飛,熒熒何處最相宜。香然水寺僧開卷,筆寫春幃客著詩。忽爾思多穿壁處,偶然心盡斷纓時。孫康勤苦誰能念,少減馀光借與伊。
- 促拍丑奴兒 皇甫季真湯餅局,二女則牙牙學幻銑滴*朱麝掌中香。可憐兒、初浴蘭湯。靈椿未老丹枝秀,東鄰西舍,排家助喜,沽酒牽羊。天與讀書郎。便安排、富貴文章。高門自有容車日,明年且看,青衫竹馬,雁雁成行。
- 六月十四次韻樊武仲喜雨誰信夔夔解感神,嚶嚶赤子母心熏。為將一滴翻瓢水,散作千家舉臿云。大化無端長寂寂,眾形有欲自蕓蕓。更須盡挽天河水,亟與三邊洗惡氛。
- 題伏龜山北隅茲山信岑寂,陰崖積蒼翠。水石何必多,宛有千巖意。孰知近人境,旦暮含佳氣。池影搖輕風,林光澹新霽。支頤藉芳草,自足忘世事。未得歸去來,聊為宴居地。
- 秋日即事二首潮退菰蒲風自倒,秋學菱芡雨應添。怪來病眼雙明甚,喜見逢山寸碧纖。
- 燕歌行國之重鎮(zhèn)惟幽都,東威九夷北制胡。五軍精卒三十萬,百戰(zhàn)百勝擒單于。前臨滹沱后易水,崇山沃野亙千里。昔時燕山重賢士,黃金筑臺從隗始。倏忽興王定薊丘,漢家又以封王侯。蕭條魏晉為橫流,鮮卑竊據朝五州。我唐區(qū)夏馀十紀,軍容武備赫萬祀。彤弓黃鉞授元帥,墾耕大漠為內地。季秋膠折邊草腓,治兵羽獵因出師。千營萬隊連旌旗,望之如火忽電馳。匈奴懾竄窮發(fā)北,大荒萬里無塵飛。君不見隋家昔為天下宰,窮兵黷武征遼海。南風不競多死聲,鼓臥旗折黃云橫。六軍將士皆死盡,戰(zhàn)馬空鞍歸故營。時移道革天下平,白環(huán)入貢滄海清。自有農夫已高枕,無勞校尉重橫行。
- 項羽羽以匹夫勇,起于隴畝中。遂將五諸侯,三年成霸功。天下欲滅秦,無不慕強雄。秦滅責以德,豁達歸沛公。自矜奮私智,奔亡竟無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