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原題】:
和十一月十二日與諸君登西園亭榭懷舊書事二首
和十一月十二日與諸君登西園亭榭懷舊書事二問答
問:《和十一月十二日與諸君登西園亭榭懷舊書事二》的作者是誰?
答:和十一月十二日與諸君登西園亭榭懷舊書事二的作者是梅堯臣
問:和十一月十二日與諸君登西園亭榭懷舊書事二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和十一月十二日與諸君登西園亭榭懷舊書事二是宋代的作品
問:莎徑依然見莎葉,蓮塘無復(fù)有蓮花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莎徑依然見莎葉,蓮塘無復(fù)有蓮花 出自 宋代梅堯臣的《和十一月十二日與諸君登西園亭榭懷舊書事二》
問:莎徑依然見莎葉,蓮塘無復(fù)有蓮花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莎徑依然見莎葉,蓮塘無復(fù)有蓮花 的下一句是 更看白水滿城下,說著當(dāng)時龍骨車。
問:出自梅堯臣的名句有哪些?
答:梅堯臣名句大全
- 檥舟當(dāng)利口待風(fēng)累日懷寄城中朋游二首之二離憂不可解,罷酒獨登臨。潮落江空闊,云繁歲晏陰。愁鴟守漁罧,怒犬突神林。觸目增凄斷,聊為澤畔吟。
- 秋水閣記閣于山與湖之間,山圍如屏,湖繞如帶,山與湖交相襲也。虞山,嶞山也。蜿蜒西屬,至是則如密如防,環(huán)拱而不忍去。西湖連延數(shù)里,繚如周墻。湖之為陂為寖 者,彌望如江流。山與湖之形,經(jīng)斯地也,若胥變焉。閣屹起平田之中,無垣屋之蔽,無藩離之限,背負(fù)云氣,胸蕩煙水,陰陽晦明,開斂變怪,皆不得遁去豪末。 閣既成,主人與客,登而樂之,謀所以名其閣者?! ≈魅藦?fù)于客曰:“客亦知河伯之自多于水乎?今吾與子亦猶是也。嘗試與子直前楹而望,陽山箭缺,累如重甗。吳王拜郊之 臺,已為黍離荊棘矣。邐迤而西,江上諸山,參錯如眉黛,吳海國、康蘄國之壁壘,亦已蕩為江流矣。下上千百年,英雄戰(zhàn)爭割據(jù),杳然不可以復(fù)跡,而況于斯閣 歟?又況于吾與子以眇然之軀,寄于斯閣者歟?吾與子登斯閣也,欣然騁望,舉酒相屬,已不免啞然自笑,而何怪于人世之還而相笑與?” 客曰:“不然。于天地之間有山與湖,于山與湖之間有斯閣,于斯閣之中有吾與子。吾與子相與晞朝陽而浴夕月,釣清流而弋高風(fēng),其視人世之區(qū)區(qū)以井蛙相跨峙而以腐鼠相嚇也為何如哉?吾聞之,萬物莫不然,莫不非。因其所非而非之,是以小河伯而大海若,少仲尼而輕伯夷,因其所然而然之,則夫夔蚿之相憐,鯈魚之出游,皆動乎天機而無所待也。吾與子之相樂也,人世之相笑也,皆彼是之兩行也,而又何間焉?” 主人曰:“善哉!吾不能辯也?!惫靡郧锼w,而書之以為記。崇禎四年三月初五日。
- 寄曇晦二首高僧闢館坐諸生,夜久亦聞弦誦聲。物外喜君能筆硯,塵中愧我漫簪纓。缽餐尚返慈烏哺,囊句時為老鳳鳴。他日籃輿蓮社約,只應(yīng)惠遠(yuǎn)識淵明。
- 金丹詩四十八首火急尋師指水金,依時用火采浮沉。九回照見如來相,一紀(jì)方開處士心?;Ⅰ{輒翻鉛易就,龍車推轉(zhuǎn)汞難禁。自從飲著醍醐酒,便覺身居紫府深。
- 菩薩蠻錦機織了相思字。天涯路遠(yuǎn)無由寄。寒雁只銜蘆。何曾解寄書。緘封和血淚。目斷西江水。擬欲托雙魚。問君情有無。
- 村舍柳郵亭折盡為分?jǐn)y,爭得長條拂地垂。何似竹籬茅舍畔,新年不減舊年枝。
- 送李伯和吏部提舉浙東伯珍寺丞將漕夔門奕奕君家好弟兄,皇華交映棣華明。幾年并列金閨彥,同日俱持玉節(jié)行。萬里往臨夔子國,一江先到越王城。會聞歸取青氈舊,都似當(dāng)年老貳卿。
- 謁金門 贈雕鑾匠 以上十三首八千卷樓藏鈔本天賦巧。刻出都非草草。浪跡江湖今欲老。盡傳生活好。萬物無非我造。異質(zhì)殊形皆妙。游刃不因心眼到。一時能事了。
- 熙寧以后祀高禖六首昔帝高辛,先禖筆祀。爰揆仲陽,式祈嘉祉。陳之科牲,授以弓矢。敷祐皇宗,施于孫子。
- 寄西山鄭谷神西望鄭先生,焚修在杳冥。幾番松骨朽,未換鬢根青。石闕涼調(diào)瑟,秋壇夜拜星。俗人應(yīng)撫掌,閑處誦黃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