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日賜百僚新火
星流中使馬,燭耀九衢人。
轉(zhuǎn)影連金屋,分輝麗錦茵。
焰迎紅蕊發(fā),煙染綠條春。
助律和風(fēng)早,添爐暖氣新。
誰憐一寒士,猶望照東鄰。
注釋
全唐詩:卷281_14
清明日賜百僚新火問答
問:《清明日賜百僚新火》的作者是誰?
答:清明日賜百僚新火的作者是王濯
問:清明日賜百僚新火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清明日賜百僚新火是唐代的作品
問:御火傳香殿,華光及侍臣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御火傳香殿,華光及侍臣 出自 唐代王濯的《清明日賜百僚新火》
問:御火傳香殿,華光及侍臣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御火傳香殿,華光及侍臣 的下一句是 星流中使馬,燭耀九衢人。
問:出自王濯的名句有哪些?
答:王濯名句大全
- 游仙四首駕景絡(luò)絕響,游目低陰虹。靈光轉(zhuǎn)修袂,羽節(jié)飄晨風(fēng)??故洲o金母,偃蓋東華宮。高仙發(fā)空謠,逸響飛九重。霞觴艷流日,疊舞歌玉童。緣云上虛籟,笑語鏗洪鐘。海水屢清淺,倏忽欣再逢。不惜暫游詣,情款地初終。歡余促歸軫,攝轡翔斑龍。投閑憩三素,保績崇真功。
- 午坐臥治齋雨后朝陰到午晴,空齋孤坐納秋清。一蟬也解憐幽寂,柳外飛來葉底鳴。
- 山居雜詩九十首秋色不勝悲,濃霜寒入衣。蔬畦倦小摘,茅檐曝晴暉。人去歌酒歇,雁來音信稀。好客招不來,楓葉伴愁飛。
- 通填致政姚君挽詩一生官偪仄,幾處獄平反。夜雨滴歸思,凱風(fēng)唳淚痕。竟令駒入夢,莫盡桂銷冤。點檢慈恩舊,秋空幾斷魂。
- 詠史詩。漢中荊棘蒼蒼漢水湄,將壇煙草覆馀基。適來投石空江上,猶似龍顏納諫時。
- 再和前韻答賦五首秋到山川自童涸,春回草木又勾尖。陰機(jī)盡處雷居地,月魄生時日在崦。
- 下第戲狀元崔昭緯千里江山陪驥尾,五更風(fēng)水失龍鱗。昨夜浣花溪上雨,綠楊芳草為何人?
- 歸國遙(暮春遣興)初雨歇。照水綠腰裙帶熱。楊花不做人情雪。風(fēng)流欲過前村蝶。羞成別?;仡^卻恨春三月。
- 題王詵都尉畫山水橫卷三首摩詰本詞客,亦自名畫師。平生出入輞川上,鳥飛魚泳嫌人知。山光盎盎著眉睫,水聲活活流肝脾。行吟坐詠皆自見,飄然不作世俗詞。高情不盡落縑素,連峰絕潤開重帷。百年流落存一二,錦囊玉軸酬不訾。誰令食肉貴公子,不學(xué)父祖驅(qū)熊羆。細(xì)氈凈幾讀文史,落筆璀璨傳新詩。青山長江豈君事,一揮水墨光淋漓。手中五尺小橫卷,天末萬里分毫厘。謫官南出止筠潁,此心通達(dá)無不之。歸來纏裹任紈綺,天馬性在終難羈。人言摩詰是前世,欲比顧老疑不癡?;腹薰豢膳c,但可與我寬衰遲。憐君將帥雖有種,多群智慧初無師。篇章后發(fā)已可駭,丹青妙絕當(dāng)誰知。自言五色苦亂目,況乃旨酒長傷脾。手狂但可時弄筆,口病未免多微詞。歌鐘一散任池館,幅巾靜坐空書帷。偶從禪老得真趣,此身不足非財訾。世間翻覆岸為谷,猛獸相食虎與羆。逝將得意比春夢,獨取妙語傳清詩。眼看宮釀瀉酥酪,未與村酒分醇漓。解鞍駿馬空伏櫪,寄書黃狗閑生牦。江山平日偶有得,不自圖寫渾忘之。臨窗展卷聊自適,盤礴豈復(fù)冠裳羈。欲乘漁艇發(fā)吾興,愿入野寺嗟兒癡。行纏布襪雖已具,山中父老應(yīng)嫌遲。我昔得罪遷南夷,性命頃刻存篙師。風(fēng)吹波蕩到官舍,號呼誰復(fù)相聞知。小園畜蟻防橘蠹,〈橘性甘,多蠹。南人入畜蟻于園中,蟻緣木食蠹。雖鄰家柯葉相接,而蟻不相過。亦一異耳。〉空庭養(yǎng)蜂收蜜脾。讀書一生空自笑,賣鹽竟日那復(fù)詞。城中清溪可濯漱,城上連峰堪幕帷。十千薄俸聊足用,魚多米賤憂無訾。東坡居士最岑寂,岌然深藂見狐羆。坐隅止鵬偶成賦,蟆中食暮時作詩。憐君富貴可灸手,一時出走羞啜醨。澤傍憔悴凡幾歲,胸中芥蒂無一牦。江山別來今久矣,不獨能言能畫之。同朝執(zhí)手不容久,笑我野馬方受羈。神中短卷墨猶濕,傍人笑指吾儕癡。方求農(nóng)圃救貧病,它年未用譏樊遲。
- 上留田父不父,兄不兄。上留田,蝥賊生。徒陟岡,淚崢嶸。我欲使諸凡鳥雀,盡變?yōu)辁W鴒。我欲使諸凡草木,盡變?yōu)樘锴G。鄰人歌,鄰人歌。古風(fēng)清,清風(fēng)生。
- 殘年冉冉返丘園,敗屋蕭蕭長子孫。——— 陸游秋夜齋中
- 閉門不問門前事,燈火薰天自不知——— 蘇轍上元前雪三絕句
- 瑞牛出谷,既秉金籙——— 岳珂王洽永嘉帖贊
- 鳥倦自歸飛,云閑獨容依——— 劉長卿送薛據(jù)宰涉縣(自永樂主簿陟狀,尋復(fù)選受此官)
- 粵有造化手,曾開天地爐——— 皮日休奉酬崔璐進(jìn)士見寄次韻
- 佛閣僧居如穴蟻,梵編蟲蠹失驚蛇——— 釋善珍和陳宰諸官登羅漢閣看草書經(jīng)卷韻
- 契契寤嘆,哀我憚人——— 佚名大東
- 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 李白北風(fēng)行
- 不謝車塵覓餉偎,前行后指亦危哉——— 方回二月十六日夜獨酌思?xì)w四首
- 正當(dāng)潘岳感秋時,又到杜陵懷古處——— 元好問玉樓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