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不知道自己生性疏懶粗鄙,一年到頭住在繁華的都城。
門前從來沒有車馬的痕跡,院子里盡是一片蟬的叫聲。
身上有病痛吟詩雖覺辛苦,不再做官夢境已變得幽清。
什么時候去學學禪機參悟,皈依佛家好古修道的先生。
注釋
疏鄙:粗野,俗陋。這里指詩人自己疏懶的性格。
過門:登門;上門。
休官:辭去官職。
禪(chán)觀:即禪理、禪道,學佛參禪。禪,梵語“禪那”的省略,意“靜思自虐”,“思維修”,為心注一境、正深思慮的意思。觀,即觀照。
古先生:道家對佛的稱呼。
閑居問答
問:《閑居》的作者是誰?
答:閑居的作者是姚合
問:閑居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閑居是唐代的作品
問:閑居是什么體裁?
答:五律
問:不自識疏鄙,終年住在城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不自識疏鄙,終年住在城 出自 唐代姚合的《閑居》
問:不自識疏鄙,終年住在城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不自識疏鄙,終年住在城 的下一句是 過門無馬跡,滿宅是蟬聲。
問:出自姚合的名句有哪些?
答:姚合名句大全
閑居賞析
首兩句:“不自識疏鄙,終年住在城?!币献苑Q“野性多疏惰”(《閑居遣懷》其八)。一個性格疏懶,習于野性的人,認為不適宜為官臨民,這在旁觀者看是很清楚的。而自己偏不了解這點,終年住在城里,絲竹亂耳,案牘勞形,求靜不得,求閑不能,皆由于自己的“不自識”。本不樂于城市,今終年住在城里,總得自己尋個譬解。古人說,大隱隱于市,因此認為在城市亦算是隱居?!翱h去帝城遠,為官與隱齊。”(《武功縣詩》)自己作這樣一番解釋,是明心跡,也見心安理得了。這兒寫身處縣城,卻透露了心地的靜趣。
景況也確是這樣:“過門無馬跡,滿宅是蟬聲?!边@第二聯(lián)寫的正是適應自己疏鄙之性的境地,從首二句一氣貫注而來。沒有馬跡過門,就是表明來訪者稀少,為官很清閑。蟬聲聒噪,充滿庭院,是因無人驚擾,反覺鬧中處靜;寫的滿耳聲音,卻從聲音中暗透一個“靜”字。上句寫出清閑,下句寫出清靜。正是于有聲處見無聲,反感靜意籠罩。
在這清閑、清靜的城中一隅,詩人是“帶病吟雖苦,休官夢已清”。這第三聯(lián)從“病”寫性情。病,帶點小病,舊時往往成為士大夫的風雅事;病而不廢吟詠,更顯得閑情雅致?,F(xiàn)今“休官”,連小小的職務也不擔任之后,真是夢境也感到很清閑,很清靜了。寫來步步幽深,益見靜境。唐人由于受佛家思想影響,有所謂更高一層的境界,就是把生活逃遁于“禪”,所以第四聯(lián)作者自問:“何當學禪觀,依止古先生?”何時能摒除一切縈心的俗務,求古先生(指佛)學這種禪觀呢?觀,即觀照。妄念既除、則心自朗然無所不照。這樣的境界,就是禪觀(即禪理、禪道),是清閑、清靜的更高一境。借禪理說心境,表現(xiàn)了詩人對當時吏治腐敗、社會黑暗的鄙視厭惡之情,成功地描摹了作者所追求的藝術上靜趣的境界。
姚合是寫五律的能手。他刻意苦吟,層層寫來,一氣貫注;詩句平淡文雅,樸直中寓工巧,而又暢曉自然,所以為佳。
?。ㄊ┙B文)
- 試胡夢傳筆二首用從書契到于今,萬世功名一洗心。甘與墨卿絕交后,管城蕭散退藏深。
- 山村日暮犢背斜陽暖,茅蔣石樹穿。行人識岡路,饑鵲噪沙田。遠浦生微月,荒皋起暝煙。群烏飛散盡,寒水漾漁船。
- 桂枝香(丙子送李倅東歸)沈云別浦。又何苦扁舟,青衫塵上??屠锵喾辏瑸⑸喽孙w雨。只今便把如伊呂。是當年、漁翁樵父。少知音者,蒼煙吾社,白鷗吾侶。是如此英雄辛苦。知從前、幾個適齊去魯。一劍西風,大海魚龍掀舞。自來多被清談誤。把劉琨、埋沒千古??巯弦恍?,夕陽西下,大江東去。
- 包山書院銜命龍荒萬里余,歸尋水竹與同居。早從洙泗傳心學,晚辟包山教子書。細草幽花香筆硯,清風明月滿庭除。一生宇宙皆春意,此樂顏魯亦自如。
- 放歌行當年不嫁惜娉婷,拔白施朱作后生。說與旁人須早計,隨宜梳洗莫傾城。
- 煎茶峰春山細摘紫英芽,碧玉甌中散乳花。六尺禪床支瘦骨,心安不惱睡中蛇。
- 南豐道中想見承平日,茲為富庶鄉(xiāng)。門庭存位置,井臼隔垣墻。草市宜區(qū)種,空村又夕陽。誰歟真致此,盜賊已天亡。
- 自居剡源少遇樂歲辛巳之秋山田可擬上熟吾貧村郊多父老,面垢頭如蓬。我嘗使之言,辭語不待工。古來名節(jié)士,敢望彭城龔。有叟誚其后,更恨道不同。鄙哉譊譊者,為隘不為通。低頭拜野老,負耒吾愿從。
- 送春詞日日人空老,年年春更歸。相歡在尊酒,不用惜花飛。
- 句爭揮鉤弋手,競聳踏搖身。傷頰詎關舞,捧心非效嚬。
- 10礦工小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