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心是佛頌
若知無佛復無心,始是真如法身佛。
法身佛,沒模樣,一顆圓光含萬象。
無體之體即真體,無相之相即實相。
非色非空非不空,不動不靜不來往。
無異無同無有無,難取難舍難聽望。
內(nèi)外圓通到處通,一佛國在一沙中。
一粒沙含大千界,一個身心萬個同。
知之須會無心法,不染不滯為凈業(yè)。
善惡千端無所為,便是南無及迦葉。
即心是佛頌問答
問:《即心是佛頌》的作者是誰?
答:即心是佛頌的作者是張伯端
問:即心是佛頌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即心是佛頌是宋代的作品
問: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從來皆妄物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從來皆妄物 出自 宋代張伯端的《即心是佛頌》
問: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從來皆妄物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佛即心兮心即佛,心佛從來皆妄物 的下一句是 若知無佛復無心,始是真如法身佛。
問:出自張伯端的名句有哪些?
答:張伯端名句大全
- 太湖詩。投龍?zhí)叮ㄔ邶斏剑?/a>龜山下最深,惡氣何洋溢。涎水瀑龍巢,腥風卷蛟室。曉來林岑靜,獰色如怒日。氣涌撲炱煤,波澄掃純漆。下有水君府,貝闕光比櫛。左右列介臣,縱橫守鱗卒。月中珠母見,煙際楓人出。生犀不敢燒,水怪恐摧捽。時有慕道者,作彼投龍術。端嚴持碧簡,齋戒揮紫筆。兼以金蜿蜒,投之光焌律。琴高坐赤鯉,何許縱仙逸。我愿與之游,茲焉托靈質(zhì)。
- 清明北園泛池舟中作路繞高林盡,舟篷出近灣。鳥啼青竹影,人對綠波間。野色平當坐,春愁巧作顏。已知湖榭近,飛絮落班班。
- 題橫水驛雙峰院松(一作橫水館雙松)故園溪上雪中別,野館門前云外逢。白發(fā)漸多何自苦,清陰長在好相容。迎風幾拂朝天騎,帶月猶含度嶺鐘。更憶葛洪丹井畔,數(shù)株臨水欲成龍。
- 訾家洲舊業(yè)分明桂水頭,人歸業(yè)盡水東流。春風日暮江頭立,不及漁人有釣舟。
- 拜昭陵出城與張秘監(jiān)閣老同里臨行別…歸尋辱清辭輒酬之仲月當南呂,晨裝拜穀林。逢君在東觀,不得話離襟。策馬緣云路,開緘扣玉音。還期才浹日,里社酒同斟。
- 值事有感懷漁溪丘德基紛紛場屋士,聞見是空虛。此老何曾學,高懷卻有書。對人惟靜默,有飯即安居。說到榮華事,生平不計渠。
- 木蘭花掩朱扉,鉤翠箔,滿院鶯聲春寂寞。勻粉淚,恨檀郎,一去不歸花又落。對斜暉,臨小閣,前事豈堪重想著。金帶冷,畫屏幽,寶帳慵熏蘭麝薄。
- 槐花毿毿金蕊撲晴空,舉子魂驚落照中。今日老郎猶有恨,昔年相虐十秋風。
- 郊廟歌辭。周宗廟樂舞辭。福順新廟奕奕,金奏洋洋。享于祖考,循彼典章。清酤特滿,嘉玉騰光。神醉既告,帝祉無疆。
- 送忍禪師歸廬岳(一作送廬岳僧。一作朱慶馀詩)浪匝湓城岳壁青,白頭僧去掃禪扃。龕燈度雪補殘衲,山日上軒看舊經(jīng)。泉水帶冰寒溜澀,薜蘿新雨曙煙腥。已知身事非吾道,甘臥荒齋竹滿庭。
- 8懶人石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