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鳴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我有嘉賓,德音孔昭。視民不恌,君子是則是效。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
呦呦鹿鳴,食野之芩。我有嘉賓,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樂且湛。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
翻譯和注釋
譯文
一群鹿兒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艾蒿。我有一批好賓客,彈琴吹笙奏樂調(diào)。一吹笙管振簧片,捧筐獻(xiàn)禮禮周到。人們待我真友善,指示大道樂遵照。
一群鹿兒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蒿草。我有一批好賓客,品德高尚又顯耀。示人榜樣不輕浮,君子賢人紛紛來仿效。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請嘉賓嬉娛任逍遙。
一群鹿兒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芩草。我有一批好賓客,彈瑟彈琴奏樂調(diào)。彈瑟彈琴奏樂調(diào),快活盡興同歡笑。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請嘉賓心中樂陶陶。
注釋
⑴呦(yōu)呦:鹿的叫聲。朱熹《詩集傳》:“呦呦,聲之和也。”
⑵蘋:藾蒿。陸璣《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藾蒿,葉青色,莖似箸而輕脆,始生香,可生食?!?br />⑶簧:笙上的簧片。笙是用幾根有簧片的竹管、一根吹氣管裝在斗子上做成的。
⑷承筐:指奉上禮品。毛傳:“筐,篚屬,所以行幣帛也?!睂ⅲ核停I(xiàn)。
⑸周行(háng):大道,引申為大道理。
⑹蒿:又叫青蒿、香蒿,菊科植物。
⑺德音:美好的品德聲譽(yù)??祝汉?。
⑻視:同“示”。恌:同“佻”。
⑼則:法則,楷模,此作動詞。
⑽旨:甘美。
⑾式:語助詞。燕:同“宴”。敖:同“遨”,嬉游。
⑿芩(qín):草名,蒿類植物。
⒀湛(dān):深厚?!睹珎鳌罚骸罢?,樂之久?!?/p>
鹿鳴問答
問:《鹿鳴》的作者是誰?
答:鹿鳴的作者是佚名
問:鹿鳴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鹿鳴是先秦的作品
問:鹿鳴是什么體裁?
答:詩經(jīng)·小雅·鹿鳴之什
問: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出自 先秦佚名的《鹿鳴》
問: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的下一句是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問:出自佚名的名句有哪些?
答:佚名名句大全
鹿鳴賞析
《小雅·鹿鳴》是《詩經(jīng)》的“四始”詩之一,是古人在宴會上所唱的歌。據(jù)朱熹《詩集傳》的說法,此詩原是君王宴請群臣時所唱,后來逐漸推廣到民間,在鄉(xiāng)人的宴會上也可唱。朱熹這一推測該是符合事實(shí)的,直到東漢末年曹操作《短歌行》,還引用了此詩首章前四句,表示了渴求賢才的愿望,說明千余年后此詩還有一定的影響。
詩共三章,每章八句,開頭皆以鹿鳴起興。在空曠的原野上,一群糜鹿悠閑地吃著野草,不時發(fā)出呦呦的鳴聲,此起彼應(yīng),十分和諧悅耳。詩以此起興,便營造了一個熱烈而又和諧的氛圍,如果是君臣之間的宴會,那種本已存在的拘謹(jǐn)和緊張的關(guān)系,馬上就會寬松下來。故《詩集傳》云:“蓋君臣之分,以嚴(yán)為主;朝廷之禮,以敬為主。然一于嚴(yán)敬,則情或不通,而無以盡其忠告之益,故先王因其飲食聚會,而制為燕饗之禮,以通上下之情;而其樂歌,又以鹿鳴起興?!币簿褪钦f君臣之間限于一定的禮數(shù),等級森嚴(yán),形成思想上的隔閡。通過宴會,可以溝通感情,使君王能夠聽到群臣的心里話。而以鹿鳴起興,則一開始便奠定了和諧愉悅的基調(diào),給與會嘉賓以強(qiáng)烈的感染。
此詩自始至終洋溢著歡快的氣氛,它把讀者從“呦呦鹿鳴”的意境帶進(jìn)“鼓瑟吹笙”的音樂伴奏聲中?!对娂瘋鳌吩疲骸吧?,燕禮所用之樂也?!卑凑债?dāng)時的禮儀,整個宴會上必須奏樂?!抖Y記·鄉(xiāng)飲酒義》云:“工入升歌三終,主人獻(xiàn)之。笙入三終,主人獻(xiàn)之。間歌三終,合樂三終,工告樂備,遂出。……知其能和樂而不流也?!睋?jù)陳澔注,樂工升堂,“歌《鹿鳴》、《四牡》、《皇皇者華》,每一篇而一終。三篇終,則主人酌以獻(xiàn)工焉。”由此可知,整個宴會上是歌唱以上三首詩,而歌唱《鹿鳴》時又以笙樂相配,故詩云“鼓瑟吹笙”。樂譜雖早已失傳,但從詩的語言看,此詩三章全是歡快的節(jié)奏,和悅的旋律,同曹操《短歌行》相比,曹詩開頭有“人生苦短”之嘆,后段有“憂從中來,不可斷絕”之悲,唯有中間所引“鹿鳴”四句顯得歡樂舒暢,可見《詩經(jīng)》的作者對人生的領(lǐng)悟還沒有曹操那么深刻。也許因?yàn)檫@是一首宴饗之樂,不容許雜以一點(diǎn)哀音吧。
詩之首章寫熱烈歡快的音樂聲中有人“承筐是將”,獻(xiàn)上竹筐所盛的禮物。獻(xiàn)禮的人,在鄉(xiāng)間宴會上是主人自己,說見上文所引《禮記》;在朝廷宴會上則為宰夫,《禮記·燕義》云:“設(shè)賓主飲酒之禮也,使宰夫?yàn)楂I(xiàn)?!弊憧蔀樽C。酒宴上獻(xiàn)禮饋贈的古風(fēng),即使到了今天,在大賓館的宴會上仍可見到。然后主人又向嘉賓致辭:“人之好我,示我周行。”也就是“承蒙諸位光臨,示我以大道”一類的客氣話。主人若是君王的話,那這兩句的意思則是表示愿意聽取群臣的忠告。詩之二章,則由主人(主要是君王)進(jìn)一步表示祝辭,其大意則如《詩集傳》所云:“言嘉賓之德音甚明,足以示民使不偷薄,而君子所當(dāng)則效?!弊>浦H要說出這樣的話的原因,分明是君主要求臣下做一個清正廉明的好官,以矯正偷薄的民風(fēng)。如此看來,這樣的宴會不徒為樂而已,它也帶有一定的政治色彩。三章大部與首章重復(fù),唯最后幾句將歡樂氣氛推向高潮。末句“燕樂嘉賓之心”,則是卒章見志,將詩之主題深化。也就是說這次宴會,“非止養(yǎng)其體、娛其外而已”,它不是一般的吃吃喝喝,滿足口腹的需要,而是為了“安樂其心”,使得參與宴會的群臣心悅誠服,自覺地為君王的統(tǒng)治服務(wù)。
- 早睡天寒常早睡,不待日光斂。恐礙山猿入,柴門未嘗掩。落葉打窗鳴,枕間疑雨點(diǎn)。起視西峰頭,月殘星閃閃。
- 送吳蜀州還朝達(dá)官視貧賤,遼絕間天壤。門墻奧莫窺,鼎茵恣居享。令行雷風(fēng)前,氣吐虹霓上。陋彼衡門流,揮斥同草莽。堂堂吳蜀州,浩氣深涵養(yǎng)。毫端掃千軍,胸次包萬象。驕色盡耘耕,儒林植標(biāo)榜。自憐爨下焦,亦值知音賞。方當(dāng)出肺肝,晨夕趨函丈。金闕佇公歸,無由挽輪鞅。拭目上巖廊,獻(xiàn)納攄忠讜。網(wǎng)羅寒畯姿,直道光吾黨。
- 引極三首懷潛君海浩淼兮汩洪溶,流蘊(yùn)蘊(yùn)兮濤洶洶。下何有兮人不聞,深溢漭兮居潛君。彼潛君兮圣且神,思一見兮藐無因。思不從兮空踟躕,心回迷兮意縈紆。思假鱗兮鯤龍,激沆浪兮奔從。拜潛君兮索玄寶,佩元符兮軌皇道。
- 四犯令·月破輕云天淡標(biāo)簽:送別月破輕云天淡注,夜悄花無語。莫聽《陽關(guān)》牽離緒。拚酩酊花深處。明日江郊芳草路,春逐行人去。不似酴醾開獨(dú)步,能著意留春住。
- 晨謁宮門小雨初過宮漏籤聲急,天街雨腳微。曉寒凌禁樹,春氣裛朝衣。瑞霧輕猶濕,香塵重不飛。雞人傳鑰出,華旭滿丹闈。
- 題碧巖亭贈孫尊師絕境何人識,高亭萬象含。憑軒臨樹杪,送目極天南。積靄生泉洞,歸云鎖石龕。丹霞披翠獻(xiàn),白鳥帶晴嵐。仙去留虛室,龍歸漲碧潭。幽巖君獨(dú)愛,玄味我曾耽。世上愁何限,人間事久諳。終須脫羈鞅,來此會空談。
- 南陵留別段氏兄弟不知身老大,猶似舊時狂。為酒游山縣,留詩遍草堂。歸期秋未盡,離恨日偏長。更羨君兄弟,參差雁一行。
- 次單君范袖來汪西皋所譔詠秋十章以示因和之蘋蓼汀洲紅白分,憂心觸景自如醺。鴻飛本欲冥冥去,萬里長天不放云。
- 送清禪者瘦藤春云深,天涯去無侶。時笑野泉聲,似共流鶯語。落落風(fēng)規(guī)今古情,相逢會有知音舉。
- 滿江紅 吳江阻風(fēng)怪底春風(fēng),要將我、船兒翻覆。行囊里、是群賢相贈,數(shù)篇珠玉。江上青山吹欲倒,湖中白浪高于屋。幸年來、阮籍慣窮途,無心哭。歸去也,瓶無粟。吟嘯處,居無竹??丛煳铩⒃跎差D,老夫盤谷。第四橋邊寒食夜,水村相伴沙鷗宿。問客懷、那有許多愁,三千斛。
- 孔門獨(dú)門成何事,只舞風(fēng)雩詠浴沂——— 吳泳送鮮于帥三首
- 若遣關(guān)中使,煩君問寂寥。——— 曹松送左協(xié)律京西從事
- 可憐十宿無喧雜,不在僧家即道家——— 魏野別云臺觀同宿饒益寺與薛田聯(lián)句
- 齋居雅意與誰論,會見依光沐寵恩——— 劉子翚寄題黃應(yīng)亨東明齋二首
- 祝君以通侯尺二組,君言不如草屋三間臥風(fēng)雨——— 戴表元壽陳貴白
- 元知造物心腸別,老卻英雄似等閑!——— 陸游鷓鴣天·家住蒼煙落照間
- 新賜錦衣光照日,舊行棠樹茂如云——— 李師中送桂州安撫余靖侍郎還京
- 野橋梅幾樹,并是白紛紛。——— 洪升雪望
- 呼伯雅來,滿進(jìn)松精,致壽于公——— 程和仲沁園春(壽竹林亭長)
- 幸逢春小暄,倒睡莫解衣——— 楊萬里暮宿半涂
- 1猴子拳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