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我年輕的時候帶著一萬多的士兵、精銳的騎兵們渡過長江時。金人的士兵晚上在準(zhǔn)備著箭袋,而我們漢人的軍隊一大早向敵人射去名叫金仆姑的箭。
追憶著往事,感嘆如今的自己,春風(fēng)也不能把我的白胡子染成黑色了。我看都把那長達(dá)幾萬字能平定金人的策略,拿去跟東邊的人家換換種樹的書吧。
注釋
鷓鴣天:詞牌名。雙調(diào)五十五字,押平聲韻。
少年時事:年輕時期的事情。
壯歲旌旗擁萬夫:指作者領(lǐng)導(dǎo)起義軍抗金事,當(dāng)時正二十歲出頭。他在《進(jìn)美芹十論子》里說:“臣嘗鳩眾二千,隸耿京,為掌書記,與圖恢復(fù),共藉兵二十五萬,納款于朝。”壯歲:少壯之時。
錦襜(chān)突騎渡江初:指作者南歸前統(tǒng)帥部隊和敵人戰(zhàn)斗之事。錦襜突騎:穿錦繡短衣的快速騎兵。襜:戰(zhàn)袍。衣蔽前曰“襜”。
“燕兵”句:意謂金兵在夜晚枕著箭袋小心防備。燕兵:此處指金兵。
娖(chuò):整理的意思。銀胡?:銀色或鑲銀的箭袋。一說娖為謹(jǐn)慎貌,胡?是一種用皮制成的測聽器,軍士枕著它,可以測聽三十里內(nèi)外的人馬聲響,見《通典》。
“漢箭”句:意謂清晨宋軍便萬箭齊發(fā),向金兵發(fā)起進(jìn)攻。漢:代指宋。金仆姑:箭名,見《左傳·莊公十一年》。
髭(zī)須:胡子。唇上曰髭,唇下為須。
平戎策:平定當(dāng)時入侵者的策略。此指作者南歸后向朝廷提出的《美芹十論》《九議》等在政治上、軍事上都很有價值的抗金意見書。
東家:東鄰。種樹書:表示退休歸耕農(nóng)田。
鷓鴣天·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年時事戲作問答
問:《鷓鴣天·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年時事戲作》的作者是誰?
答:鷓鴣天·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年時事戲作的作者是辛棄疾
問:鷓鴣天·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年時事戲作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鷓鴣天·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年時事戲作是宋代的作品
問:鷓鴣天·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年時事戲作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 出自 宋代辛棄疾的《鷓鴣天·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年時事戲作》
問: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 的下一句是 燕兵夜娖銀胡觮,漢箭朝飛金仆姑。
問:出自辛棄疾的名句有哪些?
答:辛棄疾名句大全
鷓鴣天·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年時事戲作賞析
辛棄疾在各地做了二十多年的文武官吏,因進(jìn)行練兵籌餉的活動,常被彈劾,罷官家居江西的上饒、鉛山,也接近二十年。他處處受到投降派的掣肘,報效國家的壯志難酬。這首詞是他晚年家居時,碰到客人和他談起建立功名的事,引起他回想從青年到晚年的經(jīng)歷而作的。
這首詞的寫作背景是:宋高宗紹興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顏亮率大軍南下,其后方比較空虛,北方被占區(qū)的人民,乘機進(jìn)行起義活動。山東濟南的農(nóng)民耿京,領(lǐng)導(dǎo)一支起義軍,人數(shù)達(dá)二十余萬,聲勢浩大。當(dāng)時年才二十二歲的辛棄疾,也組織了二千多人的起義隊伍,歸附耿京,為耿京部掌書記。辛棄疾建議起義軍和南宋取得聯(lián)系,以便配合戰(zhàn)斗。第二年正月,耿京派他們一行十余人到建康(今江蘇南京)謁見宋高宗。
高宗得訊,授耿京為天平軍節(jié)度使,授辛棄疾承務(wù)郎。辛棄疾等回到海州,聽到叛徒張安國殺了耿京,投降金人,義軍潰散。他立即在海州組織五十名勇敢義兵,直趨濟州(治今山東巨野)張安國駐地,要求和張會面,出其不意,把張縛置馬上,再向張部宣揚民族大義,帶領(lǐng)上萬軍隊,馬不停蹄地星夜南奔,渡過淮水才敢休息。到臨安把張安國獻(xiàn)給南宋朝廷處。辛棄疾這種精忠報國、智勇過人的傳奇般的英雄行為,在封建社會的文人中是獨一無二、值得贊嘆的。這首詞的上片寫的就是上述作者這段出色的經(jīng)歷 ?!皦褮q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 ?!鄙暇鋵懽髡吣昵鄷r參加領(lǐng)導(dǎo)抗金義軍;下句寫擒獲張安國帶義軍南下 ?!板\襜突騎 ”,即穿錦繡短衣的快速騎兵 ?!把啾箠沏y胡革錄 ,漢箭朝飛金仆姑 ?!睂懩媳紩r突破金兵防線,和金兵戰(zhàn)斗。燕兵,指金兵?!耙箠沏y胡革錄”,夜里提著兵器追趕。娖,通“捉 ”;胡革錄,箭袋。一說,枕著銀胡革錄而細(xì)聽之意。娖 ,謹(jǐn)慎貌;胡革錄是一種用皮制成的測聽器,軍士枕著它,可以測聽三十里內(nèi)外的人馬聲響,見《通典 》。兩說皆可通 ,今取前說。
“漢箭”句 ,指義軍用箭回射金人。金仆姑,箭名,見《左傳·莊公十一年 》。四句寫義軍軍容之盛和南奔時的緊急戰(zhàn)斗情況,用“擁”字、“飛”字表動作,從旌旗、軍裝、兵器上加以烘托,寫得如火如荼,有聲有色,極為飽滿有力富有感染力。
宋高宗沒有抗金的決心,又畏懼起義軍。辛棄疾南歸之后,義軍被解散,安置在淮南各州縣的流民中生活;他本人被任命為江陰僉判,一個地方助理小吏,給他們當(dāng)頭一個嚴(yán)重的打擊,使他們深感失望。后來辛棄疾在各地做了二十多年的文武官吏,因進(jìn)行練兵籌餉的活動,常被彈劾,罷官家居江西的上饒、鉛山,也接近二十年。他處處受到投降派的掣肘,報效國家的壯志難酬。這首詞是他晚年家居時,碰到客人和他談起建立功名的事,引起他回想從青年到晚年的經(jīng)歷而作的。
下片,“追往事,嘆今吾,春風(fēng)不染白髭須?!鄙隙浣裎魧φ?,一“追 ”一“嘆”,包含多少歲月,多少挫折 ;又靈活地從上片的憶舊引出下片的敘今。
第三句申明“嘆今吾”的主要內(nèi)容。草木經(jīng)春風(fēng)的吹拂能重新變綠 ,人的須發(fā)在春風(fēng)中卻不能由白變黑。
感嘆青春不再,韶華易逝的可惜,這是一層;白髭須和上片的壯歲對照,和句中的春風(fēng)對照,又各為一層;不甘心年老,言外有壯志未能徹底湮滅之意,又自為一層。一句中有多層含意,感慨極為深沉 ?!皡s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以最鮮明、最典形最生動的形象,突出作者的理想與現(xiàn)實的尖銳矛盾,突出他一生的政治悲劇,把上一句的感慨引向更為深化、極端沉痛的地步。平戎策,指作者南歸后向朝廷提出的《美芹十論》、《九議》等在政治上、軍事上都很有價值的抗金意見書。上萬字的平戎策毫無用處,倒不如向人換來種樹書,還有一些生產(chǎn)上的實用價值,這是一種什么樣的政治現(xiàn)實?對于作者將是一種什么樣的生活感受?不言而喻。陸游《小園》詩 :“駿馬寶刀俱一夢,夕陽閑和飯牛歌?!眲⒖饲f《滿江紅》詞:“生怕客談榆塞事,且教兒誦《花間集》?!焙瓦@兩句意境相近,也寫得很凄涼;但聯(lián)系作者生平的文韜武略、英雄事跡來看,這兩句的悲慨程度還更使人扼腕不已。
這首詞以短短的五十五個字,深刻地概括了一個抗金名將報國無門、壯志難酬的悲慘遭遇。上片氣勢恢宏,下片悲涼如冰,心傷透骨。悲壯對照,悲壯結(jié)合,真如彭孫遹《 金粟詞話》評辛詞所說的:“激昂排宕,不可一世 ”,是作者最出色、最有分量的小令詞。
- 思吳江歌秋風(fēng)起兮木葉飛,吳江水兮鱸正肥。三千里兮家未歸,恨難禁兮仰天悲。
- 送智遷首座云蘿杳杳藏巖曲,碧疊清飛冷相促。瘦藤輕衲休便休,短焰殘芳續(xù)何續(xù)。禪家本自冥羈絆,洲渚園林曾不憚。十影神駒立海涯,五色祥麟步天岸。君看取,君看取,匝地茫茫有誰舉。瓴甋頻磨如未回,為吾深憶盧公語。
- 沁園春 送劉牧之同知歸江南昨日送春,今日送君,難禁別離。正桃花水滿,遠(yuǎn)歸江浙,楝花風(fēng)起,輕出京師。早把功名,置之身外,世上何愁可皺眉。從今去,但求田問舍,此意誰知。當(dāng)年交友全稀。試屈指諸君更有誰。說郭髯磊落,猶居判府,許翁清健,已謝簽司?;厥啄详P(guān),悵然如夢,幾度憑欄費所思。煩傳語,甚孤懷索莫,不寄新詩。
- 丘文定公挽詞初擬文翁化,誰知懷遠(yuǎn)圖。廟謨專制閫,世將易兵符。養(yǎng)虎竟遺患,斷蛇燦不殊。寧同死諸葛,空恨失吞吳。
- 西地錦不與群花相續(xù)。獨占春光速。幽香遠(yuǎn)遠(yuǎn)散西東,惟竹籬茅屋。羌管誰調(diào)一曲。送月夜、猶芬馥。憑君折取向玉堂,只這些清福。
- 月灣以路學(xué)正攝番江長收租長洲有懷朽純賦詩學(xué)道如撐上峽船,蹉跎富貴與神仙。對床獨記聽風(fēng)雨,講席何堪數(shù)歲年。少日朋儕隨化盡,晚涂老病有誰摟。故人厚間今何似,筋力雖衰尚服田。
- 金陵廢宮六代俄然又一唐,青山坐閱幾興亡。心知江左非王業(yè),口說中原是帝鄉(xiāng)。落日有時登北固,春風(fēng)吹夢過錢塘。荊墳檜宅依然在,留與烏衣話短長。
- 書削簡龍文見,臨池鳥跡舒。河圖八卦出,洛范九疇初。垂露春光滿,崩云骨氣馀。請君看入木,一寸乃非虛。
- 送謝庭玉二首話舊情非淺,遄歸意謂何。杜門元簡出,命駕特相過。黃鵠仙翁逝,青衿子姓多。屬渠勤肄業(yè),歲月易蹉跎。
- 對酒春園作標(biāo)簽:春天投簪下山閣,攜酒對河梁。陜水牽長鏡,高花送斷香。繁鶯歌似曲,疏蝶舞成行。自然催一醉,非但閱年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