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年紀(jì)漸長便生故土之思,很羨慕您能夠先我而行。
吳山與漢地相隔不遠(yuǎn),江邊樹仿佛藏于煙云之中。
振動錫杖走入荒地,不免以澗水果腹,饑餓難忍。
你又回寺院練習(xí)禪定,聽那孤獨的猿猴雪中長鳴。
注釋
鄉(xiāng)國:指家鄉(xiāng)。
吳山:指南歸僧人的家鄉(xiāng)。漢:指作者簡長所住的寺院。
錫:錫杖,佛教法器,杖高與眉齊,頭有錫環(huán)。原是僧人乞食時,振環(huán)作聲,以代叩門,兼防牛犬之用。后為法器,是比丘常持的十八物之一。
瓶:指僧人用來作為食器的缽盂。
上方:佛教的寺院。
狖:黑色的長尾猿。
送僧南歸問答
問:《送僧南歸》的作者是誰?
答:送僧南歸的作者是簡長
問:送僧南歸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送僧南歸是宋代的作品
問:漸老念鄉(xiāng)國,先歸獨羨君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漸老念鄉(xiāng)國,先歸獨羨君 出自 宋代簡長的《送僧南歸》
問:漸老念鄉(xiāng)國,先歸獨羨君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漸老念鄉(xiāng)國,先歸獨羨君 的下一句是 吳山全接漢,江樹半藏云。
問:出自簡長的名句有哪些?
答:簡長名句大全
送僧南歸賞析
這首詩包含了兩層意思:一方面描寫了作者簡長與南歸僧人的惜別之情,另一方面也想像出僧人歸途中的艱辛以及修禪學(xué)道所面對的孤獨。前四句,作者寫離別,情景交融。俗語說:“葉落歸根”。上了年紀(jì)的人自然都會思戀家鄉(xiāng),都想回到故土,所以當(dāng)朋友返鄉(xiāng)時,作者流露出欽羨的神情,勾起自己心中的故鄉(xiāng)之思。兩位僧人曾經(jīng)在一個寺院共同生活過,感情篤深,因此當(dāng)僧人南歸時,作者依依不舍,送行之際,一直目送友人的背影消失,滿懷惆悵之情。他還安慰自己:“吳山與漢地雖然相隔兩處,只要兩人心心相印,就如同近在咫尺一般?!焙笏木涫亲髡叩脑O(shè)想之辭,想像友人在南歸途中所經(jīng)受的艱苦,途中無處化緣,只好以澗水充饑。友人回去并非返俗,而是重新回到寺院,開始修禪生活。末句“孤狖雪中聞”是全詩的畫龍點睛之筆,勾勒出一個清冷的意境,也折射出僧人修行時心靜如水、近乎禪定的狀態(tài),與前一句“重棲上方定”遙遙相對。
- 贈王明府五柳逢秋影漸微,陶潛戀酒不知歸。但存物外醉鄉(xiāng)在,誰向人間問是非。
- 開府潞公太師得謝西歸謹(jǐn)賦七言四韻詩五首拜圣代登庸年獨少,清時得謝齒尤高。官如中令躬無疾,文似司空思不勞。玉座案經(jīng)涓對日,金壺加禮賜春醪。祝公倍享靈椿算,長副吾君序燕毛。
- 寄四明趙秋汀作別逾三紀(jì),瓢蓬更陸沉。一汀秋夜月,千里故人心。有夢長如昔,無書直至今。傳聞辭祿后,教子老山林。
- 嵇康小舞詞薛九三十侍中郎,蘭香花態(tài)生春堂。龍盤王氣變秋霧,淮聲哭月浮秋霜。宜城酒煙濕羈腹,與君強舞當(dāng)時曲。玉樹遺辭莫重聽,黃塵染鬢無前綠。我聞襄陽白銅鞮,荒情古艷傳幽悲。凄涼不抵亡國恨,塵中苦淚飛柔絲。洛陽公子擎銀觴,跪奴和曲生輝光。茂陵旅夢無春草,彤管含羞裁短章。
- 失調(diào)名聞道酒腸寬似海。
- 紅窗迥到明年,大豐熟。這崄巘心中,全然不燭。越越底,劫劫波波,貪名利逮逮。地變黃金由未足。因何卻不種、來生好福。豈知兩兩三三,看五
- 詠柳 / 柳枝詞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xì)葉誰裁出,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
- 山居閑思菡萏兒女態(tài),舂鋤金石交。晚來微雨過,涼思滿蒲梢。
- 山不起纖塵讓,寧辭一簣勞。始從拳石大,終致極天高。蓮頂觀歸馬,蓬壺見負(fù)鰲。器車呈上端,繩檢秘崇褒。
- 一齒動搖似不可復(fù)留有感晚境常憂豁可憎,苦留終不受丁寧。主貧何恨客辭去,木老元知葉自零。未害朵頤臨肉俎,但妨叩齒讀仙經(jīng)。從今有酒須勤買,莫學(xué)騷人要獨醒。
- 2晨光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