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
錦瑟華年誰與度?月臺花榭,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
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雨,滿城風(fēng)絮,梅子黃時雨。
翻譯和注釋
譯文
輕移蓮步從橫塘前匆匆走過,只能目送她像芳塵一樣飄去。正是青春年華時候,可什么人能與她一起歡度?在那修著偃月橋的院子里,朱紅色的小門映著美麗的瑣窗。只有春天才會知道她的居處。
天上飛云在空中拂過,長滿杜蘅的小洲在暮色中若隱若現(xiàn)。佳人一去而不復(fù)返,我用彩筆寫下傷感的詩句。要問我的憂傷有多深多長?就像煙雨一川青草,就像隨風(fēng)飄轉(zhuǎn)的柳絮,梅子黃時的雨水,無邊無際。
注釋
青玉案:詞牌名。漢張衡《四愁詩》:“美人贈我錦繡段,何以報之青玉案”。因取以為調(diào)名。又名“橫塘路”。雙調(diào)六十七字,前后片各五仄韻,亦有第五句不用韻者。
凌波:形容女子步態(tài)輕盈。
橫塘:在蘇州城外,是作者隱居之所。
芳塵去:指美人已去。
錦瑟華年:指美好的青春時期。錦瑟,飾有彩紋的瑟。
月橋花院:一作“月臺花榭”。月橋,像月亮似的小拱橋?;ㄔ海经h(huán)繞的庭院。
瑣窗:雕繪連瑣花紋的窗子。朱戶:朱紅的大門。
飛:一作“碧”。
冉冉:指云彩緩緩流動。
蘅(héng)皋(gāo):長著香草的沼澤中的高地。
彩筆:比喻有寫作的才華。
斷腸句:傷感的詩句。
試問:一說“若問”。閑愁:一說“閑情”。
都幾許:總計為多少。
一川:遍地,一片。
梅子黃時雨:江南一帶初夏梅熟時多連綿之雨,俗稱“梅雨”。
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問答
問:《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的作者是誰?
答: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的作者是賀鑄
問: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是宋代的作品
問: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是什么體裁?
答:詞
問: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 出自 宋代賀鑄的《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
問: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 的下一句是 錦瑟華年誰與度?月臺花榭,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問:出自賀鑄的名句有哪些?
答:賀鑄名句大全
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賞析
這首詞通過對暮春景色的描寫,抒發(fā)作者所感到的“閑愁”。上片寫路遇佳人而不知所往的悵惘情景,也含蓄地流露其沉淪下僚、懷才不遇的感慨。下片寫因思慕而引起的無限愁思。全詞虛寫相思之情,實抒悒悒不得志的“閑愁”。立意新奇,能興起人們無限想象,為當(dāng)時傳誦的名篇。
賀鑄的美稱“賀梅子”就是由這首詞的末句引來的。據(jù)周紫芝《竹坡詩話》載:“賀方回嘗作《青玉案》詞,有‘梅子黃時雨’之句,人皆服其工,士大夫謂之賀梅子?!笨梢娺@首詞影響之大。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睓M塘,在蘇州城外。龔明之《中吳紀聞》載:“鑄有小筑在姑蘇盤門外十余里,地名橫塘。方回往來于其間。”是作者隱居之所。凌波,出自曹植《洛神賦》:“凌波微步,羅襪生塵?!边@里是說美人的腳步在橫塘前匆匆走過,作者只有遙遙地目送她的倩影漸行漸遠?;谶@種可望而不可即的遺憾,作者展開豐富的想象,推測那位美妙的佳人是怎樣生活的。“錦瑟年華誰與度?”用李商隱“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詩意。下句自問自答,用無限婉惜的筆調(diào)寫出陪伴美人度過如錦韶華的,除了沒有知覺的華麗住所,就是一年一度的春天了。這種跨越時空的想像,既屬虛構(gòu),又合實情。
上片以偶遇美人而不得見發(fā)端,下片則承上片詞意,遙想美人獨處幽閨的悵惘情懷?!氨淘啤币痪?,是說美人佇立良久,直到暮色的四合,籠罩了周圍的景物,才驀然醒覺。不由悲從中來,提筆寫下柔腸寸斷的詩句。蘅皋,生長著香草的水邊高地,這里代指美人的住處?!安使P”,據(jù)《南史·江淹傳》:“……(淹)嘗宿于冶亭,夢一丈夫自稱郭璞,謂淹曰:‘吾有筆在卿處多年,可以見還。’淹乃探懷中得五色筆一以授之?!边@里用彩筆代指美人才情高妙。那么,美人何以題寫“斷腸句”?于是有下一句“試問閑愁都幾許?”劉熙載云:“賀方回《青玉案》詞收四句云:‘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fēng)絮,梅子黃時雨?!湮淳浜锰幦凇噯枴浜羝?,及與上‘一川’二句并用耳?!惫P者認為,“試問”一句的好處還在一個“閑”字。“閑愁”,即不是離愁,不是窮愁。也正因為“閑”,所以才漫無目的,漫無邊際,飄飄渺渺,捉摸不定,卻又無處不在,無時不有。這種若有若無,似真還幻的形象,只有那“一川煙草,滿城風(fēng)絮,梅子黃時雨”差堪比擬。作者妙筆一點,用博喻的修辭手法將無形變有形,將抽象變形象,變無可捉摸為有形有質(zhì),顯示了超人的藝術(shù)才華和高超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力。宋·羅大經(jīng)云:“以三者比愁之多,尤為新奇,兼興中有比,意味更長?!鼻濉ね蹶]運說:“一句一月,非一時也。”都是贊嘆末句之妙。
賀鑄一生沉抑下僚,懷才不遇,只做過些右班殿臣、監(jiān)軍器庫門、臨城酒稅之類的小官,最后以承儀郎致仕。將政治上的不得志隱曲地表達在詩文里,是封建文人的慣用手法。因此,結(jié)合賀鑄的生平來看,這首詩也可能有所寄托。賀鑄為人耿直,不媚權(quán)貴,“美人”、“香草”歷來又是高潔之士的象征,因此,作者很可能以此自比。居住在香草澤畔的美人清冷孤寂,不正是作者懷才不遇的形象寫照嗎?從這個意義上講,這首詞之所以受到歷代文人的盛贊,“同病相憐”恐怕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吧!當(dāng)然,徑直把它看作一首情詞,抒寫的是對美好情感的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悵惘,亦無不可。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理解,這首詞所表現(xiàn)的思想感情對于封建時代的人們來說,都是“與我心有戚戚焉”。這一點正是這首詞具有強大生命力的關(guān)鍵所在。?
- 春日雜興殘雪初消月正明,茅檐自雨竹窗晴。肩寒聳聳吟詩骨,肺渴冷冷醒酒羹。少有梅方成野趣,不多松亦作江聲。高人合著山巖里,縱有窮愁澈底清。
- 漢宮春(芍藥)開盡荼蘼,正桑云麥浪,天氣如秋。南園露梢半坼,金粟絲頭。溫香傍酒,盡多嬌、不識春愁。鶯院悄,輕陰弄晚,何人堪伴清游。偏愛紫蕤黃裊,想金壺勝賞,依舊揚州。花前夜闌醉后,斜月當(dāng)樓。翻階句好,記玄暉、此日風(fēng)流。雙鬢改,一枝帽底,如今應(yīng)為花羞。
- 賦運使張大監(jiān)道州石山以張詩平地風(fēng)瀾險于水枚回洲邊春水生,日光照縠波文平。繡衣使者何世上,彩舟喚客論交情。平生擇交不擇利,俗子紛紛臥之地。少年所識惟石君,晚歲相從不相棄。一官到處西復(fù)東,悲歡得失無不同。誰云我州大如斗,中有千巖萬壑含松風(fēng)。邇來所得尤艱難,人力不到天為剜。幽尋五嶺犯炎霧,裹送萬里穿狂瀾。十夫升前一夫洗,落盡煨塵見云獻?;厥仔ο虻乐菔兀私馕慈缛耸离U。頭顱已過羊腸車,不用更通丞相書。老來得此萬事足,摩挲蒼璧相倚于。玉簾嶄嶄何齒齒,質(zhì)堅德重不可徒。要鐫{左土右冊}口方玉池,更酌西嶺玻璃水。小卻盛之?dāng)?shù)畝園,日夕與之同臥起。客來莫怪我自憐,老子心情正如此。大山嵯峨勢千尋,小山左右羅瑤簪。坡陀峭立各有態(tài),面目難異同肝心。叩之其聲清以越,如磬之石鐘之鐵。怕令去作清廟器,潛向江頭□□□。江頭之月今幾年,慣見東西南北客。凜然相對各無慚,惟此主人伴此石。主人說法石解應(yīng),夜深哦詩便之聽。垠崖劃斷聲雷硍,有語盤空如此硬。與人說石仍說詩,世間此樂誰得之。故人往往解此意,贈以飛瀑和天池。三君相視俱悠然,主人之樂無窮年。只愁清廟要鐘磬,早晚捉去調(diào)鈞天。
- 送勾龍伯秋出幕守三榮得出字雅故非今朝,兩門自金石。山頭墮淚碑,宰木共蕭瑟。幕府蓋寶府,球琳瑯玕璧。一一不可揀,於君況夙昔。常愧礫與瓦,照映乏顏色。於菟生則斑,窺牛乳尚濕。其傳祗斯文,余事博懸擲。嘗覘賦千字,誦之當(dāng)縉笏。戎索贊斗樞,釘氣掩劍戟。舂容凝香地,功用闃無跡。忽驅(qū)兩轓去,驚鴻眇南北。專城豈不樂,所樂在母側(cè)。扶輿度春風(fēng),霜毛未上幘。更著摩挲手,一起窮山瘠。中年每患別,連日足悵惜。方酌江上杯,送君又郊陌。熟思令人老,只有加餐令。尚余黃發(fā)期,好語為再出。
- 興勢觀山名興勢鎮(zhèn)梁洋,儼有真風(fēng)福此方。瘦柏握盤籠殿紫,靈泉澄潔浸花香。暫游頗愛閑人少,久住翻嫌白日忙。只向五千文字內(nèi),愿成金骨住仙鄉(xiāng)。
- 贈盱江謝正之盱江天上銀河冰,麻姑人間白玉京。不生金珠不生玉,只生命代千人英。前有泰伯后子固,后無來者前無古。九州四海何同年,濃墨大字薦惠連。君家春草池塘句,只今又見君著語。袖中繡出詩一編,清新不減春草篇。愿君努力古人事,再光麻姑與盱水。
- 送廣州周判官海郡雄蠻落,津亭壯越臺。城隅百雉映,水曲萬家開。里樹桄榔出,時禽翡翠來。觀風(fēng)猶未盡,早晚使車回。
- 初去郡齋書懷(一作初去郡書情)肅徒辭汝潁,懷古獨凄然。尚想文王化,猶思巢父賢。時移多讒巧,大道竟誰傳。況是疾風(fēng)起,悠悠旌旆懸。征鳥無返翼,歸流不停川。已經(jīng)霜雪下,乃驗松柏堅。回首望城邑,迢迢間云煙。志士不傷物,小人皆自妍。感時惟責(zé)己,在道非怨天。從此適樂土,東歸知幾年。
- 旅悶十首彼姝復(fù)此粲,人面外堪看。鸚鵡雖能語,芙蓉豈耐寒。舌酣元可畏,背毀更多端。昵昵徒為耳,云龍許控摶。
- 代書寄張次律二首道入袁州首問君,卻方守舍有宗文。不知木落風(fēng)高際,何處登臨對夕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