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辭
未銷心里恨,又失掌中身。
玉笥猶殘藥,香奩已染塵。
前哀將后感,無淚可沾巾。
艷質(zhì)同芳樹,浮危道略同。
正悲春落實,又苦雨傷叢。
秾麗今何在,飄零事已空。
沉沉無問處,千載謝東風。
翻譯和注釋
譯文
眼前珠碎心如焚,世外花凋又在春。
心頭之恨尚未消,摧折仍是掌中身。
前有哀愁后有感,悲絕無淚可沾巾。
艷質(zhì)麗人芳香樹,浮危之道略相同。
正悲春日樹花落,又苦寒雨傷根叢。
盛季繁茂今何在?世事飄零已成空。
茫茫宇宙無問處,悠悠千載辭東風。
注釋
珠碎:比喻兒子夭折。
花凋:指昭惠后之死。
掌中身:這里指大周后娥皇。娥皇善歌舞,通音律,故以“掌中身”喻之,意謂體態(tài)輕盈,可在手掌上舞蹈。
玉笥(sì):華美的盛衣食之竹箱。笥,盛衣物或飯食等的方形竹器。
香奩(lián):婦女妝具,盛放香粉、鏡子等物的匣子。
前哀:指李煜次子早夭。將:連詞,與,共。
后感:指大周后新卒。
艷質(zhì):艷美的資質(zhì)。古時常用來指代美人,這里指大周后。
芳樹:泛指嘉木。這里指代李煜次子仲宣。
?。哼^甚。危:兇危。
雨傷叢:喻昭惠后早逝。叢,花叢。
秾(nóng)麗:艷麗。
飄零:木葉墜落離散,比喻身世坎坷多難。
沉沉:深邃的樣子。
謝:辭別。
挽辭問答
問:《挽辭》的作者是誰?
答:挽辭的作者是李煜
問:挽辭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挽辭是唐代的作品
問: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 出自 唐代李煜的《挽辭》
問: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 的下一句是 未銷心里恨,又失掌中身。
問:出自李煜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煜名句大全
挽辭賞析
《全唐詩》于題目下有注: “宣城公仲宣,后主子,小字瑞保,年四歲卒。母昭惠先病,哀苦增劇,遂至于殂。故后主挽辭,并其母子悼之?!庇纱丝芍娛窃娙藶榈磕顑鹤尤鸨Ec妻子昭惠周后二人而作,是一組合悼詩。瑞保與昭惠卒于乾德二年(964年),這兩首詩創(chuàng)作于此后不久。
- 擊鼓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從孫子仲,平陳與宋。不我以歸,憂心有忡。爰居爰處?爰喪其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于嗟闊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 南池宴錢子辛,賦得科斗臨池見科斗,美爾樂有馀。不憂網(wǎng)與鉤,幸得免為魚。且愿充文字,登君尺素書。
- 詠史詩濮水青春行役思悠悠,一曲汀蒲濮水流。正見涂中龜曳尾,令人特地感莊周。
- 題慶全庵長松落落多奇節(jié),冬無雪霜夏無熱。根頭更有千歲苓,知誰可語長生訣。
- 寄趙著作有客東來為我言,詔書傳已下修門。幡然要識朝廷意,易此方明父子恩。物望只今誰得似,道行寧負夙心存。公其大作斯民庇,我亦耕桑安故園。
- 真游覓唐輿題詩不見有懷其人八首一紙日邊裁,千山徼外開。所同惟甲子,絕異是人才。學問須傳授,君家有自來。嗟余獨何者,道阻乃從洄。
- 和劉后村梅花百詠紫府仙人水月英,絕嫌臭穢溷真清。玉塵月賦三千斛,一洗人間死鬼兄。
- 讀晉史二首司馬家兒轉(zhuǎn)首亡,奸欺三葉是馀殃。區(qū)區(qū)牛氏何關汝,覆面猶須淚滿床。
- 奉同六舅尚書詠茶碾煎烹三首風爐小鼎不須催,魚眼長隨蟹眼來。深注寒泉收第一,亦防枵腹爆乾雷。
- 遠行平原已超忽,山徑亦紆馀。匹練迷征馬,孤蓬伴客車。江楓極目外,隴水斷腸初。行行不顧返,秋露泫人裾。
- 10美味超級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