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陳本齋尚書問答
問:《挽陳本齋尚書》的作者是誰?
答:挽陳本齋尚書的作者是牟巘五
問:挽陳本齋尚書是哪個(gè)朝代的詩文?
答:挽陳本齋尚書是宋代的作品
問:有意超塵俗,無心愛夕暉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有意超塵俗,無心愛夕暉 出自 宋代牟巘五的《挽陳本齋尚書》
問:有意超塵俗,無心愛夕暉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有意超塵俗,無心愛夕暉 的下一句是 勸餐惟屢卻,持璧竟全歸。
問:出自牟巘五的名句有哪些?
答:牟巘五名句大全
- 答清江錢大尹問合皂山中景形如合皂對清江,吳漢神仙古道場。玉像靈多民受賜,天書歲久墨猶香。絳霞密鎖靈仙館,碧霧輕籠正一堂。蒼蘚斕斑雙鯉石,寒泉澄湛九龍?zhí)?。著衣臺上三冬暖,鳴水亭前六月涼。擣藥鳥聲喧夜榻,升天馬跡印西岡。葛憩源深生異草,凌云峰峻染瑤光。丹井雖存人杳漠,松巢空見鶴飛翔。屏妝水墨夸陶弼,門斷塵埃憶孟昌。風(fēng)來松檜笙簫地,春入園林錦繡鄉(xiāng)。個(gè)中自少紅塵到,閑里惟知白晝長。景物敢吟成實(shí)錄,愿憑賢宰一稱揚(yáng)。
- 次金東園農(nóng)家雜詠八首四郊{左禾右罷}稏高低熟,幾處連耞湃聲。婦餉區(qū)區(qū)無寸暇,績麻猶趁月華明。
- 憶荔枝傳聞象郡隔南荒,絳實(shí)豐肌不可忘。近有青衣連楚水,素漿還得類瓊漿。
- 登商山最高頂高高此山頂,四望唯煙云。下有一條路,通達(dá)楚與秦?;蛎T其心,或利牽其身。乘者及負(fù)者,來去何云云。我亦斯人徒,未能出囂塵。七年三往復(fù),何得笑他人。
- 青玉案之苦,自伐去也。歸涂悄然念之,作此以示同行。稠塘舊是花千樹。曾泛入、溪深誤。前度劉郎重喚渡。漫山寂寂,年時(shí)花下,往往無尋處。一年一度相思苦。恨不拋人過江去。及至來時(shí)春未暮。兔葵燕麥,冷風(fēng)斜雨,長恨稠塘路。
- 喜雨偈熇熇炎威遍野飄,流金爍石土山焦。精誠不作軒雷轉(zhuǎn),孰與人間濟(jì)杭苗。救旱無方種種求,老龍誰識隱巖湫。茅山居士興慈愿,一叱風(fēng)云四百州。衲子相逢競喜忻,應(yīng)期甘雨一番新。了知潤物無窮意,祗在維摩此念真。
- 秋日懷吾子行秋高天闊雁南翔,游子愀然思故鄉(xiāng)。重陽正當(dāng)風(fēng)雨近,三徑故應(yīng)松菊荒。酒酣耳熱狂無益,江空目短愁何長。青山在望有晴日,我欲振衣千仞岡。
- 木蘭花慢 和陳思濟(jì) 洞霄詩集卷九看洞天佛地,秋氣爽,濕衣寒。對九鎖峰高,驚天一柱,壯觀杭山。巖前。舊遺仙跡,幻云根、直作畫圖看。多少喬松古木,真如舞鳳飛鸞。西風(fēng)匹馬夕陽殘。行路肯辭難。便乘此清游,欲尋仙去,心與身安。班超侯封萬里,笑虛名、牢落滿人間。試問潺潺流水,無心爭似云間。
- 題大庾新樓呈鄭仲遠(yuǎn)年契憶昔衡門不勝愁,忽驚甍棟半空浮。朝披爽氣山圍坐,夜發(fā)清吟月滿樓。公事早休簾迥晝,圜扉常靜草連溝。已聞名姓傳天上,行看騎鯨隘九州。
- 梅花欲尋好句乞梅花,從實(shí)平章不要夸。且道色香誰可比,只才擬議即成差。
- 引得漁翁見不難。——— 張炎南鄉(xiāng)子
- 流光重慶子生賢——— 佚名臨江仙
- 設(shè)不逢劉季,同趨一鼎湯——— 劉克莊雜詠一百首蒯通
- 陸子既老且病,猶不置讀書,名其室曰書巢——— 陸游書巢記
- 似荻花江上,誰弄琵琶——— 張炎春從天上來(己亥春,復(fù)回西湖,飲靜傳董高士樓,作此解以寫我憂。)
- 旅夢寒燈屋,鄉(xiāng)懷晝雨樓——— 齊己酬王秀才
- 兒扶歸去,醒來窗曉。——— 楊萬里憶秦娥
- 丹成仙去龍輴遠(yuǎn),越岸暮山遐。——— 樓鑰導(dǎo)引
- 襟帶大江左,平望見三州——— 毛并水調(diào)歌頭(次韻陸務(wù)觀陪太守方務(wù)德登多景樓)
- 尚想紅鹽落青子,未夸黃蜜掛蒼崖——— 袁說友橄欖來自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