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錢行贈林茂之
故交但有丘塋存,白楊催盡留枯根。
昔游倏過五十載,江山宛然人代改。
滿地干戈杜老貧,囊底徒余一錢在。
桃花李花三月天,同君扶杖上漁船。
杯深顏熱城市遠,卻展空囊碧水前。
酒人一見皆垂淚,乃是先朝萬歷錢。
一錢行贈林茂之問答
問:《一錢行贈林茂之》的作者是誰?
答:一錢行贈林茂之的作者是吳嘉紀(jì)
問:一錢行贈林茂之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一錢行贈林茂之是清代的作品
問:先生春秋八十五,芒鞋重踏揚州路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先生春秋八十五,芒鞋重踏揚州路 出自 清代吳嘉紀(jì)的《一錢行贈林茂之》
問:先生春秋八十五,芒鞋重踏揚州路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先生春秋八十五,芒鞋重踏揚州路 的下一句是 故交但有丘塋存,白楊催盡留枯根。
問:出自吳嘉紀(jì)的名句有哪些?
答:吳嘉紀(jì)名句大全
- 水調(diào)歌頭高氏八千古,騶哄溢街坊。庸夫俗子,夸道錦繡裹家鄉(xiāng)。誰識書生心事,各要濟時行己,肯顧利名場。用我吾所欲,不用亦何傷。漢嘉守,凡閱歷,幾麾幢。便教入從出節(jié),都是分之常。但愿國安人壽,更只專城也好,不用較強梁。準(zhǔn)擬耆英會,倚杖看人忙。
- 洞山十詠朝真洞洞府高深對月開,長疑底里閟龍雷。天窗不照人間世,限盡游人自此回。
- 新晴賞牡丹杜門睡榻長蒼苔,滿眼新晴亦樂哉。小市忽逢蒪菜出,曲欄初見牡丹開。不嫌雨后泥三尺,且趁春殘醉幾回。自揣明年猶健在,東箱更覓茜金栽。
- 沁園春(贈談命許丈)客有問余,號曰當(dāng)水,逸民者誰。是胸羅星斗,熟知天命,口分造化,妙泄天機。百十日前,再三地說,端的秋來攀桂枝。那時節(jié),果鰲頭高跨,鶚首橫飛。君休說是談非。是則是干支帶得來。也要他有個、讀書種子,一丁不識,富貴何為。報道長安,梅邊春色,早趁東風(fēng)掠馬蹄。重逢處,辦一封好紙,覓狀元詩。
- 正月七日雪晴西窗融雪飄如雨,故與新春作薄寒。昨夜雁聲渾向北,夢魂隨去過關(guān)山。
- 縱囚論標(biāo)簽:古文觀止信義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惡極,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寧以義死,不茍幸生,而視死如歸,此又君子之尤難者也。方唐太宗之六年,錄大辟囚三百余人,縱使還家,約其自歸以就死。是以君子之難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自歸無后者。是君子之所難,而小人之所易也。此豈近于人情哉? 或曰:罪大惡極,誠小人矣;及施恩德以臨之,可使變而為君子。蓋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曰:太宗之為此,所以求此名也。然安知夫縱之去也,不意其必來以冀免,所以縱之乎?又安知夫被縱而去也,不意其自歸而必獲免,所以復(fù)來乎?夫意其必來而縱之,是上賊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復(fù)來,是下賊上之心也。吾見上下交相賊以成此名也,烏有所謂施恩德與夫知信義者哉?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茲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為極惡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視死如歸,而存信義。此又不通之論也! 然則何為而可?曰:縱而來歸,殺之無赦。而又縱之,而又來,則可知為恩德之致爾。然此必?zé)o之事也。若夫縱而來歸而赦之,可偶一為之爾。若屢為之,則殺人者皆不死。是可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堯、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異以為高,不逆情以干譽。
- 宜霜梅青女出驂鸞,負恃天然色。一等淡梳妝,太真迎虢國。
- 游白馬寺秋林轉(zhuǎn)層崖,步踏落葉響。森森夾路竹,矗矗羽林仗。精廬隱深塢,門啟臺殿敞。累累霜果懸,落落寒木壯。房深燈火暖,縱飲頗酣暢。山寒夜已深,嶺白月微上。天明寺南去,幽路隘而昉。林分徑忽斷,淺澗闊逾丈。崩奔被澗石,大小非一狀。丸丸列囷廩,落落排甕盎。鳴泉走石罅,聯(lián)絡(luò)弄清漲。喧頹競飛漱,派瀉或平漾。群行命朋儔,困息植吾杖。沿松見奇鼠,石蟹侑朝餉。深行耳目靜,擠險誰復(fù)讓。寒聯(lián)老木陰,暖值丹崖曠。秋暉墮平野,暮鳥啼青嶂。徜徉未知返,欲去意先愴。膏粱與薇蕨,美惡隨所尚。當(dāng)其兩自得,厭滿絕余望。乃知山林樂,豈為隱者妄。況吾不事事,枯槁理則當(dāng)。遑遑施仁義,此固圣賢量。我自沮溺徒,疏頑安可強。
- 送人游西山昔人深夜看星斗,鎮(zhèn)壓靈壇尚有符。偷寫只應(yīng)蒼鼠慣,幾行丹篆繞春蕪。
- 贈桂琴隱先生重賁衡門日,盤餐愧負羈。經(jīng)年疏問道,靜夜飽聽詩。近子覺形穢,服車羞耳垂??煸者^庭鯉,咫尺鳳凰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