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行四首
少小邊州慣放狂,驏騎蕃馬射黃羊。
如今年老無筋力,猶倚營門數(shù)雁行。
家本清河住五城,須憑弓箭得功名。
等閑飛鞚秋原上,獨向寒云試射聲。
弓背霞明劍照霜,秋風走馬出咸陽。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擬回頭望故鄉(xiāng)。
霜滿中庭月滿樓,金樽玉柱對清秋。
當年稱意須行樂,不到天明不肯休。
翻譯和注釋
譯文
青午時在邊城使性放狂,
驏騎著蕃地馬箭射黃羊。
到如今年紀老沒了筋力,
還靠著軍營門來數(shù)雁行。
清河郡五城原是我的家,
博取功名全靠著好箭法。
秋原飛馳本來是等閑事,
寶雕弓獨自向著寒空發(fā)。
弓箭沐浴著霞光,寶劍照耀著寒霜。
劍起案列的秋風,馳馬飛出了咸陽。
國土一角仍淪陷,天子沒有收河湟。
這種情況不改變,不擬回頭望故鄉(xiāng)。
庭院里霜滿地,月亮已過了小樓。
倚著玉柱暢飲,欣賞那深秋景色。
當年的稱意,不過是片刻的快樂,
開懷暢飲不到天明,不肯罷休啊。
注釋
邊州:靠近邊境的州邑。泛指邊境地區(qū)。
驏(chǎn)騎:騎馬時,馬不加鞍轡。蕃馬:西域地區(qū)。黃羊:一種野羊,腹部帶黃色,故名,古代產(chǎn)于關(guān)右一帶。
營門:軍營之門。
清河:郡名,漢置,轄今河北省清河、棗強及山東省清平、高唐、臨清、武城等縣。五城:地名。弓箭:這里指代箭法、武藝。
功名:功業(yè)和名聲。
飛鞚(kòng):飛馳。鞚,有嚼口的馬絡(luò)頭。秋原:秋日的原野。
咸陽,秦的都城,這里指唐代京城長安。
河湟(huáng)地:指河西、隴右之地。河,湟水;河湟,指湟水流域及湟水注入黃河一帶地方,這里指河西、隴右一帶,這一帶,當時被吐蕃侵占。擬:打算。
金尊:即金樽,酒杯的美稱。玉柱:石柱的美稱。
少年行四首問答
問:《少年行四首》的作者是誰?
答:少年行四首的作者是令狐楚
問:少年行四首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少年行四首是唐代的作品
問:少小邊州慣放狂,驏騎蕃馬射黃羊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少小邊州慣放狂,驏騎蕃馬射黃羊 出自 唐代令狐楚的《少年行四首》
問:少小邊州慣放狂,驏騎蕃馬射黃羊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少小邊州慣放狂,驏騎蕃馬射黃羊 的下一句是 如今年老無筋力,猶倚營門數(shù)雁行。
問:出自令狐楚的名句有哪些?
答:令狐楚名句大全
少年行四首賞析
第一首詩的前兩句是詩人的回憶。詩人懷著留戀的心情描述了自已青年時期在邊城的生活。“驏騎蕃馬射黃羊”的生活確實令人懷戀,“放狂”二字寫出了詩人對這種生活的欣賞。此時,詩人已經(jīng)年老力衰。越是到這時,越是懷戀青年時代,因此寫起來感情就飽滿充沛。詩的后兩句表述了詩人現(xiàn)在的狀況與心境。詩人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年老無筋力”了,但他仍然身靠著營門“數(shù)雁行”,仍然想把成排飛行的大雁射下來,一試自己的苛法與筋力。遺里大有“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氣概。一種“年老”而不服老,“無筋力”而欲有筋力的心理寫得逼真具體,淋滴盡致。
這首詩語言通俗流暢,無生僻的詞語,無深奧的典故,而是口語入詩,以口語寫自己青年時期及現(xiàn)在的生活,寫現(xiàn)在的心境,而“數(shù)雁行”一句又含蓄深刻,意在言外。
第二首詩中,詩人先介紹自己的籍貫。在第一句詩中,七個字就有四個字是地名,詩人又把本屬于一個詞組的“本”與“住”分開,使之與地名互相配搭,安排巧妙。第二句寫博取功名需要箭法純熟,武藝高強,而自己現(xiàn)在已經(jīng)博取了功名,那當然是箭法純熟、武藝高強了。這種寫法比直說自己箭法純熟、武藝高強更為好。這首詩的后兩句描寫了自己當年秋原騎馬飛馳、寒空射獵的邊塞生活?!帮w鞚秋原”本來是很壯烈的,而詩人卻說是“等閑”事,這說明這種生活的頻繁,又點出詩人氣概的豪邁。最后一句的“獨”字與“試”字恰當風趣地表現(xiàn)出詩人獨立不群,氣派宏大。一個“聲”字說明詩人放的是響箭,又使這首小詩增添了音響色彩。詩從多方面塑造了詩人的自我形象。形象突出,語言優(yōu)美,概括力強是這首詩顯著的特點。
第三首洋溢著愛國熱情的小詩,詩中抒發(fā)了詩人以身報國的豪情壯志。詩的前兩句極力渲染了詩人青年時期出征的豪邁氣概。弓箭在霞光中閃耀著光輝,寶劍照耀著寒霜,在凜冽的秋風之中,詩人馳出了京城,奔赴為國效力的疆場;這里,詩人的自我形象鮮明,報國的豪情壯志表現(xiàn)得十分充分。這首詩的后兩句,作者用詩的語言表示自己的決心,說只要國家的河追地區(qū)沒有收復(fù),自己就不打算回頭望一望故鄉(xiāng)。這比漢代霍去病“句奴未滅,何以為家”(見《史記·衛(wèi)將軍驃騎列傳》)的話更進了一步。
這首詩先描寫,后抒情,兩者結(jié)合緊密。詩人把雕弓、寶劍、夜光、秋風,走馬等形象集中起來,突出了詩人的自我形象,描寫之中充溢著詩人的報國熱情。抒情時,詩人抓住了對國土喪失的痛惜,直述以國為家,先國后家的決心。這首詩語言簡煉、生動,節(jié)奏感強。
第四首詩看似與前三首無關(guān),實際上,這一首與前三首不可分的整體,這一首詩是作者年老時飲酒回憶過往之作。第一句先點明環(huán)境:這是一個下霜的清晨,月亮已經(jīng)過了小樓。這就渲染了一種悲涼的氣氛。在唐代,以清晨為詩作的時間的著實不多,可以說,作者在這里寫清晨是非常新穎的。然后寫作者倚著柱子,觀賞深秋景色,這里就照應(yīng)了前面,只有深秋才下了霜。后兩句述懷。過去的稱意和快樂早就過去,詩人只能飲酒直到天明也不罷休了。
- 和此陽先生感興詩二十首默觀羲圣書,先天著復(fù)坤。畫畫妙理具,森立河圖文。宇宙斡生意,日月棕辭奔。乘承著不息,反窮性存存。透彼名利關(guān),沿此道義門。用功不精密,頻復(fù)何由敦。
- 夏日山居好十首夏日山居好,藤床面北林,荷心風百頃,秧底月千尋。幽鳥珍毛羽,流泉響磬琴。此中多樂事,客至亦能吟。
- 折楊柳詞四首鳳樓高映綠陰陰,凝重多含雨露深。莫謂一枝柔軟力,幾曾牽破別離心。館娃宮畔響廊前,依托吳王養(yǎng)翠煙。劍去國亡臺殿毀,卻隨紅樹噪秋蟬。秾低似中陶潛酒,軟極如傷宋玉風。多謝將軍繞營種,翠中閑卓戰(zhàn)旗紅。高僧愛惜遮江寺,游子傷殘露野橋。爭似著行垂上苑,碧桃紅杏對搖搖。
- 賀收復(fù)秦原諸州詩一詔皇城四海頒,丑戎無數(shù)束身還。戍樓吹笛人休戰(zhàn),牧野嘶風馬自閑。河水九盤收數(shù)曲,天山千里鎖諸關(guān)。西邊北塞今無事,為報東南夷與蠻。
- 游谷山寺城里尋常見碧棱,水邊朝暮送歸僧。數(shù)峰云腳垂平地,一徑松聲徹上層。寒澗不生浮世物,陰崖猶積去年冰。此身有底難拋事,時復(fù)攜筇信步登。
- 詵十二弟以冬菊盆為余壽此花品金色而中心作弟以冬菊為兄壽,臨風多情為三嗅?;突徒鹜敫步饢?,蔥管玲瓏明艷透。重陽曾見金佛頭,頂似旋螺踴泡漚。別有一種金荔子,心中簇簇高堆起。此時眾菊爭紛敷,二品於中亦自殊。況此千林骨立后,何從得此金覆盂。從來菊號霜下杰,今當喚作雪中英。雪中松柏不若貞,孔云后凋特晚耳,冬嶺落毛釵亂橫。水仙山礬何足道,此花便是梅花兄。
- 上湖廣總領(lǐng)趙郎中總角為兒百未更,已陪先進識項名。慣聞似覺雄風近,因問從知看日明。千里未迎天子詔,一同先說長官清。吏師況有桐川舊,敢向題輿問去程。
- 自述九首山翁何處是便宜,正是吟邊得句時。長向升平風露裹,滿天和氣屬吾詩。
- 和張倅唐英詠梅十四首商山皓須眉,久不見綺黃。邂逅一笑粲,可與斯人當。如何為林逋,托根向錢塘。居遺蘭與芷,牢愁夢沅湘。
- 雪北風傅信報登平,白帝宸游隨玉英。月下草玄疑蜀客,鼎邊得句失軒明。莊嚴東閣若為好,點綴南枝分外清。惟恨蔡州城北水,一池鵝鴨更無聲。
- 舷燈漸滅,沙動荒荒月——— 朱孝臧清平樂·夜發(fā)香港
- 翠微應(yīng)有雪,窗外見南山。——— 溫庭筠題薛昌之所居
- 折節(jié)下謀士,深心論客卿。——— 儲光羲貽鼓吹李丞,時信安王北伐,李公王
- 稻田取足隨豐歉,花圃逢春自白紅——— 陳造寄師文二首
- 我行送季父,弭棹徒流悅——— 李白題瓜州新河餞族叔舍人賁
- 非睡復(fù)非覺,心定息自遲——— 陸游夏日睡起
- 萬卷藏書多未見,老夫端擬乞荊州——— 黃庭堅入窮巷謁李材叟翹叟戲贈兼簡田子平三首
- 列營百萬眾,持國十八年。——— 劉希夷謁漢世祖廟
- 月明古寺客初到,風度閑門僧未歸。——— 項斯宿山寺
- 石橋春澗已歸遲,夢入仙山山不知——— 儲嗣宗和茅山高拾遺憶山中雜題五首山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