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秋天夜晚的南湖水面水澄澈無煙,可怎么能夠乘流上天呢?姑且向洞庭湖賒幾分月色,痛快地賞月喝酒。
注釋
耐可:哪可,怎么能夠。
賒:賒欠。
游洞庭湖五首·其二問答
問:《游洞庭湖五首·其二》的作者是誰?
答:游洞庭湖五首·其二的作者是李白
問:游洞庭湖五首·其二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游洞庭湖五首·其二是唐代的作品
問: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 出自 唐代李白的《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問: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 的下一句是 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云邊。
問:出自李白的名句有哪些?
答:李白名句大全
游洞庭湖五首·其二賞析
詩人為我們描繪了月夜泛舟的情形:明月皎皎,湖水悠悠。洞庭秋水澄澈無煙,水月相映,清輝怡人。
詩人與友人(此處,我們不妨把其族叔也當(dāng)作友人)泛舟湖上,與清風(fēng)朗月為伴,不由生出遺世獨立、羽化登仙的“上天”之念。但乘流上天終不可得,詩人也只好收起這份不羈的想象,姑且向洞庭湖賒幾分月色,痛快地賞月喝酒。
首句寫景,同時點出秋游洞庭事?!澳虾锼篃o煙”,初讀平淡無奇,似是全不費力,脫口而出,實則極具表現(xiàn)力:月夜泛舟,洞庭湖水全不似白日煙波浩渺、水汽蒸騰之氣象。波瀾不驚,澄澈如畫。無煙水愈清,水清月更明。溶溶月色溶于水,悠悠湖光悠月明。這種景象,這種意味,非置身其中不可得,非寫意簡筆不可得。詩人雖然沒有精工細(xì)繪,但讀者心中自會涌現(xiàn)出一幅水天一色的美好圖景。
- 自嘆三首北轍更寒暑,南冠幾晦冥。家山時入夢,妻子亦關(guān)情。惆悵心如失,崎嶇命復(fù)輕。遭時命如此,薄分笑三生。
- 寒食不暖不寒寒食天,小橋楊柳未飛綿。三分春色一分在,十日晴無兩日全。桐角喚回前嶂曉,子規(guī)啼破隔江煙。麻裙素髻誰家女,哭向墦間送紙錢。
- 使兩浙贈羅隱平日時風(fēng)好涕流,讒書雖盛一名休。寰區(qū)嘆屈瞻天問,夷貊聞詩過海求。向夕便思青瑣拜,近年尋伴赤松游。何當(dāng)世祖從人望,早以公臺命卓侯。
- 謝人惠藥五金元造化,九煉更精新。敢謂長生客,將遺必死人。久餐應(yīng)換骨,一服已通神。終逐淮王去,永拋浮世塵。
- 崔少卿鶴入門石徑半高低,閑處無非是藥畦。致得仙禽無去意,花間舞罷洞中棲。
- 送佛印抱包初舍蔚頭藍(lán),江月松風(fēng)處處參。他日惠林為上首,幾年彌勒作同龕。真珠撒帳開新座,飛鳥銜花繞舊庵。云散虎溪蓮社友,獨依香火思何堪。
- 頌古八首行喝也打,禮拜也打。臨濟大師,可知禮也。
- 秋日舟中題胡彭舉秋江卷望遠(yuǎn)寫秋江,秋意無起止。何曾見寸波,竟紙皆秋水。煙中過寒山,江凈翻如紙??丈袩o間,身在秋江里。
- 答子有裹飯無人過子桑,拒霜一徑雨昏黃。花根記縛西湖纜,江淺紅深醉夕陽。
- 偈頌九十三首詩中有禪,東湖湖上浪兆天,一葉扁舟破曉煙。禪中有詩,手把烏藤出門去,落花流水不相知。禪與詩何所為斷,送二翁出門去,得閑唱個哩啰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