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我輩的大道怎么會走到盡頭,就像寒山還在細雨中巍然聳立一樣。
孩子們都對讀書有一種惰性,貪玩得把樹上的果實都快摘完了。
我們的言論要牽涉到國計民生的世事,文章要能體現(xiàn)國風的標準。
(我輩的學識)在太平豐足之世還是有用的,不應該(因為亂世而)丟掉報國之心。
注釋
李處士:疑為李昭象。處士:古代稱有才德而隱居不仕的人。
關時務:牽涉到國計民生的世事。關:牽連,涉及。
國風:《詩經》的組成部分。包括“二南”(《周南》、《召南》)和《邶風》、《鄘風》、《衛(wèi)風》、《王風》、《鄭風》、《齊風》、《魏風》、《唐風》、《秦風》、《陳風》、《檜風》、《曹風》、《豳風》,稱十五國風。共一百六十篇。大抵是周至春秋中葉的作品,對當時社會政治生活作了廣闊的反映,有些作品直接揭露了統(tǒng)治階級的罪惡。
升平:太平豐足之世。
廢:廢棄。
秋日山中寄李處士問答
問:《秋日山中寄李處士》的作者是誰?
答:秋日山中寄李處士的作者是杜荀鶴
問:秋日山中寄李處士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秋日山中寄李處士是唐代的作品
問:秋日山中寄李處士是什么體裁?
答:五律
問:吾輩道何窮,寒山細雨中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吾輩道何窮,寒山細雨中 出自 唐代杜荀鶴的《秋日山中寄李處士》
問:吾輩道何窮,寒山細雨中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吾輩道何窮,寒山細雨中 的下一句是 兒童書懶讀,果栗樹將空。
問:出自杜荀鶴的名句有哪些?
答:杜荀鶴名句大全
秋日山中寄李處士賞析
首聯(lián)以“吾輩”開頭,“吾輩”即是“我們”,開篇便點明詩作主體,先入為主,給予讀者一種對詩歌的認同感。接下來所書的“道何窮”便體現(xiàn)了“吾輩”的現(xiàn)狀,若說這一句只是平平無奇,那么接下來第二句的“寒山細雨”則是將第一句中樸實的語言一下子升華,“吾輩”之道正是如處“寒山細雨”之中,凄冷悲涼,卻又屹立不倒,詩人用客觀景象來對“道”的形勢作出一種生動的描述。
頷聯(lián)則是列舉了幾個常見的意象,如“兒童”,“果栗樹”,但就是這樣普普通通的意象,卻最富有代表性?!皟和笔菄椅磥碇M?,卻從小將大道放之一旁,不以讀書為業(yè),反而去玩耍嬉戲,荒廢時間,就連“果栗樹”也即將被他們摘空。詩人不僅僅是簡單地將這些意象列舉出來,而是通過這種寫實的手法,表達了自己對國家大道深深地擔憂。
頸聯(lián)則是以教育式的語氣來為讀者提出要求。兩句工整相對,“言論”對“篇章”,“時務”對“國風”,表達了詩人心中的期望。杜荀鶴正是在這兩句詩中明確向讀者宣告了自己創(chuàng)作詩歌的根本目的,表明了他繼承《詩經》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的鮮明態(tài)度。杜荀鶴將自己的詩集名為《唐風集》,其用意,即以“唐風”繼“國風”,用他那“主箴刺”之文,來諷諭和裨補社會的弊廢闕失。
尾聯(lián)則是對頸聯(lián)內容的一種補充,頸聯(lián)提出了具體要求,尾聯(lián)則是為達到這個要求堅定信心?!蔼q”,是“還,仍然”的意思,在這里,這個字用的恰到好處,世人都以為學識毫無作用,可詩人詩風在這個“猶”字上一轉,立刻體現(xiàn)出一種警示的語氣,他要提醒世人,他們的想法是荒謬的。體現(xiàn)了詩人對自己想法的肯定,對實現(xiàn)目標充滿信心,用呼告的語氣告誡人們不要荒廢學問,因為學問在這個太平年代是有很大用武之地的。[3] “每與人言,多詢時務,每讀書史,多求道理”。古之人,不言文學則罷,言文學則必要把“道”擺在首位,體現(xiàn)出強烈的政治功利觀和用世精神。這種心態(tài),也可說是價值觀和思維方式,已凝凍在詩歌里,難以剔除,成為表達上必有的一種“程式”。反之,缺失了倒覺得極不舒服,便是所謂“離經叛道”吧。故哪怕是言不由衷,心不在焉,用來作點綴,裝飾,也是不可或缺的。這首詩便體現(xiàn)出這樣一種“教化加牢騷”的程式。
- 阮郎歸粉香吹暖透單衣。金泥雙鳳飛。閑來花下立多時。春風酒醒遲。桃葉曲,柳枝詞。芳心空自知。湘皋月冷佩聲微。雁歸人不歸。
- 鴛鴦湖棹歌 之十一桃花新水涌吳艚,十五漁娃櫓自操。網得錢塘一雙鯉,不知魚腹有瓜刀。
- 夜泊此地知何處?扁舟系小亭。孤村低臥水,野屋大于瓶。卻少犁鋤樂,尚余鋒鏑腥。白頭萬里客,仰愧老人星。
- 秋日憫旱題香山莊舍千里驕陽稼穡枯,人心窮極但天呼。須煩巖壑為霖手,下澤蒼生慰海隅。
- 書里中事事近接耳目,誕信良易知。頗疑有定數(shù),一惑不可移。坐視非所安,忠告反取疑。雖抱愚直意,妄發(fā)悔曷追?
- 夏日雜題東吳五月黃梅雨,南浦孤舟白發(fā)翁。貂插朝冠金絡馬,多年不入夢魂中。
- 游清涼寺逢說命者傅會云帥垣星照西方奔走才千里,辛勤說五行。星躔初下照,君命趣東征。萬壑乾坤注,千艘日夜橫。江山看不暇,此役快平生。
- 次韻張秀才題汪叔量挹秀亭清游如省隔世環(huán),身系組綬心溪山。此亭攫踞山水上,羨君脫屣塵埃間。不應室邇嗟人遠,時上風煙慰衰晚。怳如坐我天姥傍,長嘯付杯揖云巘。張侯清吟句挾霜,肯因聞笛賦山陽??涨嗳抉亲眍j玉,笑人簿領閱流光。誅茅結鄰約他日,會映軒窗晞禿發(fā)。徑從兩君賦歸來,何須官滿六百石。
- 寄食有感三首亭午步江皋,誰云命不遭。愛風吹蛺蝶,怕雨爛櫻桃。鑚火烹新乳,槌門覓小槽。今年奇事少,塵滿舊征袍。
- 如夢令(記夢)雨歇涼生枕罩。不夢大槐宮殿。惟對謫仙人,一笑高情眷眷。離恨。離恨。無奈曉窗雜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