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全唐詩:卷777-16
送安養(yǎng)閻主簿還竹寺問答
問:《送安養(yǎng)閻主簿還竹寺》的作者是誰?
答:送安養(yǎng)閻主簿還竹寺的作者是林珝
問:送安養(yǎng)閻主簿還竹寺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送安養(yǎng)閻主簿還竹寺是唐代的作品
問:送安養(yǎng)閻主簿還竹寺是什么體裁?
答:五律
問:分手怨河梁,南征歷漢陽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分手怨河梁,南征歷漢陽 出自 唐代林珝的《送安養(yǎng)閻主簿還竹寺》
問:分手怨河梁,南征歷漢陽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分手怨河梁,南征歷漢陽 的下一句是 江山追宋玉,云雨夢襄王。
問:出自林珝的名句有哪些?
答:林珝名句大全
- 雜曲歌辭。行路難莫言行路難,夷狄如中國。謂言骨肉親,中門如異域。出處全在人,路亦無通塞。門前兩條轍,何處去不得。
- 東晉魏收選《元魏書》,目東晉為僭,晉宋以劉琨勸進豈無聞,王猛臨終亦有云。穢史汝能誣正統(tǒng),老傖誰實蒞余分。山陰禊事流觴帖,彭澤歸來植杖文。二物萬年終不泯,可能草木張吾軍。
- 宣城贈蕭兵曹桂楫謫湘渚,三年波上春。舟寒剡溪雪,衣破洛城塵??偷缾u搖尾,皇恩寬犯鱗。花時去國遠(yuǎn),月夕上樓頻。貪酒不辭病,傭書非為貧。行吟值漁父,坐隱對樵人。紫陌罷雙轍,碧潭窮一綸。高歌更南去,煙水是通津。
- 村童侵塵裹飯下高山,負(fù)石趨城得米還。不識往來為幾里,只言住處指云間。
- 憶越州千巖萬壑爭清奇,天地靈秀應(yīng)無遺。吟舟恐在碧霄上,湖心澄波涵月時。
- 【仙呂】寄生草 感嘆姜太公賤賣了磻溪岸,韓元帥命博得拜將壇。羨傅說守定巖前版,嘆靈輒吃了桑間飯,勸豫讓吐出喉中炭。如今凌煙閣一層一個鬼門關(guān),長安道一步一個連云棧。 間別 姻緣簿剪做鞋樣,比翼鳥搏了翅翰?;馃龤堖B理枝成炭,針簽瞎比目魚兒眼,手揉碎并頭蓮花瓣。擲金釵擷斷鳳凰頭,繞池塘ㄏ碎鴛鴦彈。
- 桐君山邑人呼為小金山桐君所廬也塔設(shè)新嚴(yán)跡半空,山前山后但孫桐。樓臺影壓浮天浪,鐘鼓聲隨過岸風(fēng)。定有龍宮在深碧,初疑海市變青紅。眾醫(yī)不識人間病,遺籙誰知藥石功。
- 漁家傲頂上鐵輪飛火焰。防身細(xì)按威神劍。體用雙行誰敢覘。光閃閃。何須更把茶林撼。衲子家風(fēng)存古儉。一條榔栗如天塹。粥鼓未鳴燈火暗。無恩念。斷崖古木橫藤簟。
- 雜題十首春暖披香殿,夜寒長信宮。帝方安禍水,妾敢怨秋風(fēng)。
- 荊州夜與友親相遇山海兩分岐,停舟偶似期。別來何限意,相見卻無辭。坐永神凝夢,愁繁鬢欲絲。趨名易遲晚,此去莫經(jīng)時。
- 頓無消息許多時。——— 盧祖皋鷓鴣天
- 嗟不逢明盛,胡能照隱微——— 張說奉和圣制送宇文融安輯戶口應(yīng)制
- 煩惱俱無遠(yuǎn)嘆嗟——— 王哲得道陽
- 恨無秉燭游,以夜繼斯晝——— 趙孟堅乙未春初解漕幕兼職訪秋壑西湖探韻得柳字
- 公心雖爾天未可,終倚北伐銘燕然。——— 陸游題郭太尉金州第中至喜堂
- 直須趁取筋力強,炊粳烹鱸加桂姜——— 梅堯臣得王介甫常州書
- 誤以音聲祈遠(yuǎn)公,請將徽軫付秋風(fēng)。——— 盧綸重同暢當(dāng)奘公院聞琴
- 應(yīng)由放忠直,在此成漂淪。——— 孟郊江邑春霖奉贈陳侍御
- 心閑無事卻垂鉤——— 王哲集賢賓 鳴鶴馀音卷一
- 午睡鶯驚起。——— 劉學(xué)箕賀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