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和注釋
譯文
七夕佳節(jié),人們紛紛抬頭仰望浩瀚天空,就好像能看見牛郎織女渡過銀河在鵲橋上相會。
家家戶戶都在一邊觀賞秋月,一邊乞巧,穿過的紅線都有幾萬條了。
注釋
乞巧節(jié):古代節(jié)日,在農(nóng)歷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舊時風(fēng)俗,婦女們于這一天牛郎織女相會之夜穿針,向織女學(xué)巧,謂乞巧。
碧霄:指浩瀚無際的青天。
幾萬條:比喻多。
乞巧問答
問:《乞巧》的作者是誰?
答:乞巧的作者是林杰
問:乞巧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乞巧是唐代的作品
問:乞巧是什么體裁?
答:七絕
問: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七夕今宵看碧霄,牽??椗珊訕?出自 唐代林杰的《乞巧》
問:七夕今宵看碧霄,牽??椗珊訕?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的下一句是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問:出自林杰的名句有哪些?
答:林杰名句大全
乞巧賞析
《乞巧》是唐代詩人林杰描寫民間七夕乞巧盛況的詩。農(nóng)歷七月初七夜晚,俗稱“七夕”,又稱“女兒節(jié)”“少女節(jié)”。是傳說中隔著“天河”的牛郎和織女在鵲橋上相會的日子。乞巧,就是向織女乞求一雙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對月穿針,如果線從針孔穿過,就叫得巧。
“七夕今霄看碧霄,牽??椗珊訕颉!薄氨滔觥敝负棋珶o際的青天。開頭兩句敘述的就是牛郎織女的民間故事。一年一度的七夕又來到了,家家戶戶的人們紛紛情不自禁地抬頭仰望浩瀚的天空,這是因為這一美麗的傳說牽動了一顆顆善良美好的心靈,喚起人們美好的愿望和豐富的想象。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焙髢删鋵⑵蚯傻氖陆淮靡磺宥喢鞫笠?,形象生動。詩人在詩中并沒有具體寫出各種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了想象的空間,愈加體現(xiàn)了人們過節(jié)時的喜悅之情。
- 晚宿山寺日晚投山寺,蕭然異人境。石房云氣深,苔階雨聲冷。心清不成寐,篝燈對孤影。清猿亦可人,長嘯西南頂。
- 感事六言早歲已歸南陌,暮年常在東籬。短衣幸能掩脛,長劍何須拄頤?
- 金釜山靈泉泉來有脈去無痕,水底神龍暗吐吞。莫怪一池杯樣小,個中風(fēng)雨洗乾坤。
-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西北望鄉(xiāng)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臨風(fēng)一嘆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 鎖窗寒 題玉山草堂書帶生香,忘憂弄色,四窗虛悄。茅茨凈覆,棟宇洗空文藻。卷珠簾,雨痕暮收,綺羅靜隔紅塵島。對紙屏素榻,拂潭煙樹,掃檐風(fēng)條。深窈。西園曉。似日照爐峰,數(shù)聲啼鳥。瓊蓮倚蓋,曉水靚妝孤裊。浣花溪,尚余舊春,*芳剩馥吟未了。望東林,小徑斜通,夢約香山老。
- 紹興朝會十三首用武不虞,誰能去兵。師出以律,動必有名。折彼遐術(shù),布昭圣武。和眾安民,時惟多助。
- 楊元忠和葉秘校臘茶詩相率偕賦風(fēng)駕已馳供御品,霜郊未卷喊山旗。七閩地產(chǎn)猶為寶,兩府官高故不遺。須藉水簾泉勝乳,也容雙井白過磁。東堂退食公宮晚,金鼎新烹欲沁脾。
- 偶宿山中憶暢當(dāng)深山夜雪晴,坐憶曉山明。讀易罷三卷,彈琴當(dāng)五更。薜蘿枯有影,巖壑凍無聲。此夕一相望,君應(yīng)知我誠。
- 洋州三十景竹塢幽溪入流篁,翠色連遠(yuǎn)塢。清夜天風(fēng)來,不隔鸞鳳語。
- 頌古三十六首雪里垂絲古釣臺,錦鱗拂拂上釣來。船頭撥轉(zhuǎn)歸何處,又向蘆花深處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