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筆順
棘筆順:橫、豎、橫折鉤、豎、撇、點、橫、豎、橫折鉤、豎、撇、捺棘異體字:
? ?? ?? ?? ??基本解釋
棘 jí ㄐㄧˊ- 酸棗樹,莖上多刺;泛指有刺的苗木:荊棘。棘手(喻事情難辦)。棘刺。棘針。
- 針形的刺:棘皮動物。
- 古同“戟”,兵器。
詳細解釋
- 棘 jí
〈名詞〉
- (會意。從二-朿( cì)。“朿”是“刺”的本字。兩個“朿”字并排立著,表示棘樹多刺,是矮小而成叢莽的灌木。本義:叢生的小棗樹)
- 酸棗樹。一種落葉喬木,有刺。果實較棗小,味酸,種子、果皮、根可入藥 [sour jujube]
- 棘,小棗叢生者?!?span id="nrr57vl" class="fbook">《說文》
- 實于叢棘?!?span id="jn5rvtt" class="fbook">《易·坎》
- 園有棘?!?span id="hvnzv7p" class="fbook">《詩·魏風·園有桃》
- 伐棘棗以為矜?!?span id="n7x3tnp" class="fbook">《淮南子·兵略》
- 香徑長洲盡棘叢,奢云艷雨只悲風?!扆斆?span id="7bzvrdj" class="fbook">《吳宮懷古》
- 又如:棘薪(指酸棗樹已長成薪柴)
- 泛指有芒刺的草木 [bramble]
- 又如荊棘叢生;披荊斬棘;棘針科(有棘刺的植物,荊棘叢);棘匕(棗木做的飯匙。匕:飯勺或羹匙);棘楚(即荊棘。有芒刺的草木)
- 解剖結構上的一種刺狀突起或齒狀突起 [spina]。如:額棘;髂棘
- 四軸海綿骨針,其中輻肋等長或近于等長 [calthrops]
- 通“戟”。古代兵器名。合戈矛為一體,可以直刺與橫擊 [halberd]
- 子都拔棘以逐之?!?span id="zjjvvdt" class="fbook">《左傳·隱公十一年》
- 越棘大弓,天子之戎器也。——《禮記·明堂位》
- 又如:棘門(宮門。即戟門。古代帝王宿處門口武士執(zhí)戟或插戟于地守衛(wèi),稱棘門)
- 中國地名 [Ji capital]
- 春秋魯國的都城,在今山東省肥城縣南
- 春秋楚國的都城,在今河南省永城縣南
- 姓
〈形容詞〉
- 棱角整飭,鋒刃銳利 [sharp]
- 仁失斯翼,如矢斯棘,如鳥斯革?!?span id="f7hll77" class="fbook">《詩·小雅·斯干》
- 辦事艱難 [hard]
- [堯曲]語其艱棘,未有如斯之甚也?!?唐· 劉知幾《史通》
- 通“亟”。急切,急迫 [urgently;earnestly]
- 匪棘其欲,遹追來孝。——《詩·大雅·文王有聲》
- 豈不日戒,獫狁孔棘?!?span id="rvlzfbr" class="fbook">《詩·小雅·采薇》
- 通“瘠”。瘦弱;土地不肥沃 [barren;lean]
常用詞組
棘刺 棘手 棘突國語詞典
- 棘 jí ㄐㄧˊ
〈名詞〉
- 植物名。鼠李科棗屬,落葉喬木。干高三公尺余。變種形態(tài)與棗相似,唯枝具刺。果實較少,呈長圓形或近于圓形,暗紅色,味酸,核先端鈍,核仁可入藥。
- 武器名。長柄,頂端有直刃,兩旁各具橫刀,可直刺或橫擊的兵器。
- 《左傳·隱公十一年》:「潁考叔挾辀以走,子都拔棘以逐之?!?/li>
- 晉·杜預·注:「棘,戟也?!?/li>
- 姓。如春秋時衛(wèi)國有棘子成。
〈動詞〉
- 刺。參見「棘手 」條。


別人在查: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