錡筆順
錡筆順:撇、點(diǎn)、橫、橫、豎、點(diǎn)、撇、提、橫 、撇、點(diǎn)、橫、豎、橫折、橫、豎鉤
錡異體字:
锜 ??
基本解釋
錡 qí ㄑㄧˊ
- 古代一種三足的釜。
- 古代一種鑿木工具。
詳細(xì)解釋
錡 qí
〈名詞〉
(1) (形聲。從金,奇聲。本義:釜之有足者)
(2) 同本義 [a pot with feet]
于以湘之,維錡及釜?!?span id="7hnjrzz" class="fbook">《詩·召南·采蘋》
(3) 一種兵器,矛屬,齊刃如鑿 [spear]
既破我斧,又缺我錡。——《詩·豳風(fēng)·破斧》
國語詞典
锜 ㄑㄧˊ qí
〈名詞〉
一種鑿子。
《詩經(jīng)·豳風(fēng)·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锜?!?/p>
一種盛物的器具,底有三足。
《詩經(jīng)·召南·采蘋》:「于以湘之,維锜及釜?!?br>漢·毛亨·傳:「锜,釜屬。有足曰锜,無足曰釜。」
《左傳·隱公三年》:「筐筥锜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薦于鬼神,可羞于王公。」
姓。如漢代有锜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