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筆順
已筆順:橫折、橫 、豎彎鉤已異體字:
以 巳 ??基本解釋
已 yǐ ㄧˇ詳細解釋
- 已 yǐ
〈動詞〉
- (象形。象蛇形。一說原與“子”同字。本義:停止)
- 同本義 [cease;stop]
- 雞鳴不已。——《詩·鄭風·風雨》。傳:“已,止也?!?/li>
- 德音不已?!?span id="h94zilj" class="fbook">《詩·小雅·南山有臺》。傳:“已,止也。”
- 以故事得已?!?span id="9vlrpgx" class="fbook">《史記·項羽本紀》
-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span id="4g4spii" class="fbook">《列子·湯問》
- 是亦不可以已乎?——《孟子·告子上》
- 累寸不已,遂成丈匹?!?span id="rvwozja" class="fbook">《后漢書·列女傳》
- 非夫人之物而強假焉,必慮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濉?袁枚《黃生借書說》
- 又如:不已
- 完成,完畢 [finish]
- 又如:已矣(完了,逝去)
- 治愈 [cure]
〈副詞〉
- 已經 [already]——表示動作變化達到的程度
- 北向不能得日,日過午已昏?!鳌?歸有光《項脊軒志》
- 如:已裝不卸(喻已成定局,無法改變)
- 以前 [before]。如:已先(從前;先前);已事(往事)
- 罷了,算了 [well]。如:已乎(算了)
- 太 [too]——表示程度
- 又 [also]——表示行為的頻率
- 周子居常云:“吾時月不見 黃叔度,則鄙吝之心已復生矣。”——《世說新語》
- 最終,終歸 [finally]
- 其所以貫理焉,雖億萬已不足以浹萬物之變。——《荀子》
- 已而,然后 [then;after that]
- 庭中始為籬,已為墻?!鳌?歸有光《項脊軒志》
常用詞組
已而 已后 已經 已來 已乃 已去 已然 已甚 已往 已矣 已知數國語詞典
- 已 yǐ ㄧˇ
〈動詞〉
- 停止。
- 完畢、完成。
- 《國語·齊語》:「有司已于事而竣?!?/li>
- 《漢書·卷三○·藝文志》:「每一書已,向輒條其篇目,撮其指意,錄而奏之?!?/li>
- 黜退。
- 病愈。
- 《史記·卷一○五·扁鵲倉公傳》:「一飲汗盡,再飲熱去,三飲病已。」
〈副詞〉
- 已經。
- 太、甚。
- 《孟子·離婁下》:「仲尼不為已甚者?!?/li>
- 《管子·戒》:「其為人也,好善而惡惡已甚?!?/li>
- 隨后、然后。
- 一定、必定。
- 《漢書·卷五二·灌夫傳》:「夫不好文學,喜任俠,已然諾?!?/li>
〈助詞〉
- 用于句尾。相當于「矣」。
- 《書經·洛誥》:「公定,予往已?!?/li>
- 《孟子·梁惠王上》:「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li>
〈嘆詞〉
- 用于句首,表示感嘆的語氣。
- 《書經·大誥》:「已!予惟小子?!?/li>
〈代詞〉


別人在查:
評論
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