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邁阿密舉行的美國商業(yè)論壇上,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提出了一項重要預測: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fā)展,未來發(fā)達國家可能實現每周僅需工作3.5天的制度。這一變革預計將在未來20至40年內成為現實,并將顯著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戴蒙強調,人工智能將深刻影響所有應用場景、工作崗位和客戶群體。

目前,摩根大通已成為一個活躍的人工智能實驗室,超過20萬名員工正在使用AI工具,約30萬名員工接受了AI培訓。該銀行已在編程、投資組合管理和年終績效評估等領域部署了約100個AI應用案例。
戴蒙同時指出,人工智能在吸收日常工作的過程中,實現相同產出的所需工時將會減少,這不可避免地會導致部分工作崗位消失。他呼吁企業(yè)和政府必須做好充分準備,包括開展再培訓計劃、提供收入援助、實施崗位重新部署,以及在特定情況下提供提前退休選擇,以應對可能產生的社會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京東創(chuàng)始人劉強東在11月7日的烏鎮(zhèn)峰會演講中也表達了類似觀點。他預計未來員工可能只需每周工作一天甚至一小時,并描繪了無人參與的快遞配送場景:預計五年內中國90%以上的家庭將使用智能鎖,機器人可通過授權安全打開住戶家門,完成包裹投遞的全過程。劉強東特別強調,這套配送系統幾乎完全不需要人力參與。





























浙公網安備 3301050200744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