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樓漫多感,漂泊類仲宣
出自宋代陳造《程帥和陶二詩見憶次韻》:
離合定有數(shù),撫事尚忍言。
憶掎枚鄒袂,游從如兔園。
堂堂繡衣老,凜凜云錦篇。
繄公笑譚爾,諷玩良超然。
效顰徒區(qū)區(qū),睎駕嗟無緣。
登樓漫多感,漂泊類仲宣。
窊石取供醉,孤子真次山。
東望搔白首,不獨(dú)悲流年。
注釋參考
登樓
(1).上樓。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南樓中望所遲客》詩:“登樓為誰思,臨江遲來客?!?宋 戴復(fù)古 《無策》詩:“老覺登樓懶,心知涉世疎。”《花月痕》第十回:“ 荷生 道:‘正是,我們何不登樓一望?!?/p>
(2).指 漢 末 王粲 避亂客 荊州 ,思?xì)w,作《登樓賦》之事。 唐 杜甫 《春日江村》詩之五:“羣盜哀 王粲 ,中年召 賈生 。登樓初有作,前席竟為榮?!?宋 陸游 《秋望》詩:“一樽莫恨盤飧薄,終勝登樓憶故鄉(xiāng)?!?金 元好問 《鄧州城樓》詩:“自古江山感游子,今人誰解賦登樓。” 元 戴良 《懷宋庸庵》詩:“ 祖逖 念時(shí)空擊檝, 仲宣 多難但登樓?!眳⒁姟?登樓賦 ”。
(3).特指登上御樓,赦免囚徒。古代帝王大赦儀式之一種。 宋 李心傳 《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建炎二年三月》:“陛下還京,登樓肆赦,則天下之人,盡皆遷善遠(yuǎn)罪。”《宋史·禮志二十》:“﹝御樓肆赦﹞其日,刑部録諸囚以俟。駕還至 宣德門 內(nèi)幄次,改常服,羣臣就位,帝登樓御坐,樞密使、宣徽使侍立,仗衛(wèi)如儀。”《宋史·樂志一》:“今郊祀禮畢,登樓肆赦,然后還宮。”《宋史·樂志二》:“皇帝歸大次奏《定安》,登樓禮成奏《圣安》,駕回奏《采茨》?!?/p>
多感
(1).謂易傷感;多感觸。 唐 徐魁 《閑游賦》:“傷孤雁之失伴,懷哀鵠之離羣;何物類之多感,□□逸而心廣。” 唐 杜牧 《初春有感寄歙州邢員外》詩:“聞君亦多感,何處依闌干?” 宋 陸游 《浪跡》詩:“山川慘淡秋多感,燈火青熒夜少眠?!?元 郝經(jīng) 《癸酉閏六月十三日夜病中聞笛》詩:“怨曲人多感,離腸恨易生。”
(2).猶多謝?!端疂G傳》第四一回:“自從刺配 江州 ,經(jīng)過之時(shí),多感 晁頭領(lǐng) 并眾豪杰苦苦相留。”《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七:“多感,多感!一樣的同窗,也該記念著我的冷靜?!?/p>
漂泊
漂泊 (piāobó) 隨流漂流或停泊 float 戰(zhàn)艇在原地漂泊 比喻無定所或職業(yè),生活不固定,東奔西走 rove;wander;lead a wandering life 漂泊半身仲宣
漢 末文學(xué)家 王粲 的字,為“建安七子”之一。博學(xué)多識,文思敏捷,善詩賦,尤以《登樓賦》著稱。 三國 魏 曹植 《與楊德祖書》:“ 仲宣 獨(dú)步於 漢 南, 孔璋 鷹揚(yáng)於 河 朔?!?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明詩》:“兼善則 子建 仲宣 ,偏美則 太沖 公干 ?!?唐 高適 《信安王幕府詩》:“作賦同 元淑 ,能詩匪 仲宣 ?!?清 袁于令 《西樓記·虛訃》:“可惜那 于叔夜 國士才,祗為相思鬱未解,怎把他肺腑調(diào)和,怎奈他心病難猜,欠些 仲宣 登樓債?!?/p>
陳造名句,程帥和陶二詩見憶次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美國射手官方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