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筆順
本文為大家提供漢字鬱的筆順、鬱筆畫(huà)順序,單詞乎精心整理了鬱筆畫(huà)筆順圖解及鬱筆順?lè)植窖菔緢D,幫助您了解鬱的書(shū)寫(xiě)筆畫(huà)順序,具體到鬱字每一筆順是什么,讓我們一筆一畫(huà)學(xué)寫(xiě)漢字鬱。
《鬱》字共多少筆畫(huà):
鬱共 29 畫(huà)
《鬱》字筆順:
橫、豎、撇、點(diǎn)、撇、橫、橫、豎、豎折/豎彎、豎、橫、豎、撇、點(diǎn)、點(diǎn)、橫撇/橫鉤、撇、點(diǎn)、點(diǎn)、點(diǎn)、點(diǎn)、點(diǎn)、豎折/豎彎、豎、撇、豎彎鉤、撇、撇、撇《鬱》字筆順問(wèn)答:
問(wèn):鬱字第1筆是什么?答:橫。問(wèn):鬱字第2筆是什么?答:豎。
問(wèn):鬱字第3筆是什么?答:撇。
問(wèn):鬱字第4筆是什么?答:點(diǎn)。
問(wèn):鬱字第5筆是什么?答:撇。
問(wèn):鬱字第6筆是什么?答:橫。
問(wèn):鬱字第7筆是什么?答:橫。
問(wèn):鬱字第8筆是什么?答:豎。
問(wèn):鬱字第9筆是什么?答:豎折/豎彎。
問(wèn):鬱字第10筆是什么?答:豎。
問(wèn):鬱字第11筆是什么?答:橫。
問(wèn):鬱字第12筆是什么?答:豎。
問(wèn):鬱字第13筆是什么?答:撇。
問(wèn):鬱字第14筆是什么?答:點(diǎn)。
問(wèn):鬱字第15筆是什么?答:點(diǎn)。
問(wèn):鬱字第16筆是什么?答:橫撇/橫鉤。
問(wèn):鬱字第17筆是什么?答:撇。
問(wèn):鬱字第18筆是什么?答:點(diǎn)。
問(wèn):鬱字第19筆是什么?答:點(diǎn)。
問(wèn):鬱字第20筆是什么?答:點(diǎn)。
問(wèn):鬱字第21筆是什么?答:點(diǎn)。
問(wèn):鬱字第22筆是什么?答:點(diǎn)。
問(wèn):鬱字第23筆是什么?答:豎折/豎彎。
問(wèn):鬱字第24筆是什么?答:豎。
問(wèn):鬱字第25筆是什么?答:撇。
問(wèn):鬱字第26筆是什么?答:豎彎鉤。
問(wèn):鬱字第27筆是什么?答:撇。
問(wèn):鬱字第28筆是什么?答:撇。
問(wèn):鬱字第29筆是什么?答:撇。
《鬱》字筆順圖解:
共29畫(huà)鬱筆順
第1畫(huà)
橫

第2畫(huà)
豎

第3畫(huà)
撇

第4畫(huà)
點(diǎn)

第5畫(huà)
撇

第6畫(huà)
橫

第7畫(huà)
橫

第8畫(huà)
豎

第9畫(huà)
豎折/豎彎

第10畫(huà)
豎

第11畫(huà)
橫

第12畫(huà)
豎

第13畫(huà)
撇

第14畫(huà)
點(diǎn)

第15畫(huà)
點(diǎn)

第16畫(huà)
橫撇/橫鉤

第17畫(huà)
撇

第18畫(huà)
點(diǎn)

第19畫(huà)
點(diǎn)

第20畫(huà)
點(diǎn)

第21畫(huà)
點(diǎn)

第22畫(huà)
點(diǎn)

第23畫(huà)
豎折/豎彎

第24畫(huà)
豎

第25畫(huà)
撇

第26畫(huà)
豎彎鉤

第27畫(huà)
撇

第28畫(huà)
撇

第29畫(huà)
撇

《鬱》字筆順?lè)植窖菔緢D:
《鬱》字什么意思:更多:鬱解釋
鬱 yù ㄩˋ
- 叢集茂密。《説文•林部》:“鬱,木叢生者。”《詩(shī)•秦風(fēng)•晨風(fēng)》:“鴥彼晨風(fēng),鬱彼北林。”
- 隆盛;繁多。《文選•木華〈海賦〉》:“?濆淪而滀漯,鬱沏迭而隆頹。”
- 幽深。《廣雅•釋器》:“鬱,幽也。”
- 阻滯;閉塞。《正字通•鬯部》:“鬱,幽滯不通。”
- 蘊(yùn)結(jié)。《淮南子•氾論》:“譬猶不知音者之歌也,濁之則鬱而無(wú)轉(zhuǎn),清之則燋而不謳。”
- 憂愁;憂鬱。《正字通•鬯部》:“鬱,愁思也。”
- 怨恨。《呂氏春秋•侈樂(lè)》:“故樂(lè)愈侈而民愈鬱,國(guó)愈亂。"
- 暴怒。《文選•潘岳〈射雉賦〉》:“鬱軒翥以餘怒,思長(zhǎng)鳴以效能。”
- 熱氣。《爾雅•釋言》:“鬱,氣也。”
- 果名。李的一種。《字彙•鬯部》:“鬱,樹(shù)名,高五六尺,實(shí)大如李而色赤,食之甜。”
- 神名。南朝梁宗懔《荊楚歲時(shí)記》引《括地圖》:“桃都山有大桃樹(shù),盤(pán)屈三千里,上有金雞,日照則鳴。下有二神,一名鬱,一名壘。”
- 高,大。《畐韻•物韻》:“鬱,長(zhǎng)也。”《文選•司馬相如〈長(zhǎng)門(mén)賦〉》:“正殿塊以造天兮,鬱並起而穹崇。”
- 腐臭。《廣雅•釋器》:“鬱,臭也。”
- 鬱金香草。也作“?”。《集韻•迄韻》:“鬱,《説文》:‘芳艸也。’通作鬱。”
- 水名。古代泛指今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的右江、郁江、得江及廣東省的西江。也作“鬱”。《山海經(jīng)•海內(nèi)東經(jīng)》:“鬱水出象郡,而西南注南海,入須陵?yáng)|南。”
- 古郡名。西漢元鼎六年(西元前111年)置。轄境相當(dāng)於今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除桂林市、賀州市、梧州市及玉林市一部分地區(qū)以外的廣大地區(qū)。也作“鬱”。《漢書(shū)•地理志下》:“鬱林郡,故秦桂林郡,屬尉佗,武帝元鼎六年開(kāi),更名。”
- 姓。《廣韻•物韻》:“鬱,姓。出《姓苑》。”


別人在查:
評(píng)論
發(fā)表評(píng)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