逋懸
詞典解釋
(1).拖欠。《后漢書·劉虞傳》:“后車騎將軍 張溫 討賊 邊章 等,發(fā) 幽州 烏桓 三千突騎,而牢稟(廩)逋懸,皆畔還本國?!?b>《魏書·辛雄傳》:“將發(fā),請事五條。一言逋懸租調(diào),宜悉不徵?!?金 黨懷英 《雪中》詩之四:“我看多田翁,租賦常逋懸。”
(2).指所欠租稅。《魏書·高陽王雍傳》:“遠使絶域,催督逋懸,察檢州鎮(zhèn),皆是散官,以充劇使?!?b>《舊唐書·李渤傳》:“ 張平叔 判度支,奏徵久遠逋懸, 渤 在州上疏曰:‘……臣當(dāng)州管田二千一百九十七頃,今已旱死一千九百頃有餘,若更勒徇度支使所為,必懼史官書陛下於大旱中徵三十六年前逋懸。臣任刺史,罪無所逃?!?金 元好問 《宛丘嘆》詩:“至今三老背腫青,死為逋懸出膏血?!?a href="/hycd/z/z66429.htm" target="_blank">自注:“ 李 之后十年,予為此縣,大為逋懸所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