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王之亂
詞典解釋
西晉 初 司馬氏 大封宗室,并使之掌握重兵實權。 晉武帝 死, 惠帝 立, 惠帝 妻 賈后 與外戚 楊駿 爭權,殺 駿 ,用 汝南王 司馬亮 輔政。 司馬亮 專權, 賈后 復使 楚王 司馬瑋 殺 亮 ,旋又殺 瑋 ,其后 趙王 司馬倫 、 齊王 司馬冏 起兵殺 賈后 。 倫 僭位,以 惠帝 為太上皇。 成都王 司馬穎 起兵殺 倫 , 長沙王 司馬乂 殺 冏 , 河間王 司馬颙 又殺 乂 , 東海王 司馬越 起兵復殺 颙 。諸王相互攻殺,至 惠帝 死, 懷帝 立,內訌長達十六年,史稱“八王之亂”。戰(zhàn)亂使各族人民遭受極大災難,嚴重破壞了生產;內遷北方的各少數(shù)民族貴族則乘機奪取政權, 晉 王朝被迫南渡,遂形成南北對峙局面。參閱《晉書·八王傳論》及 清 趙翼 《二十二史札記·八王之亂》。
0
糾錯
詩詞名句推薦
最新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