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槎
詞典解釋
亦作“ 乘楂 ”。乘坐竹、木筏。傳說天河與海通,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見有浮槎去來,不失期,遂立飛閣于查上,乘槎浮海而至天河,遇織女、牽牛。此人問此是何處,答曰:“君還至 蜀 郡訪 嚴(yán)君平 則知之?!焙笾?蜀 , 君平 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牽牛宿?!?a href="/hycd/z/z267339.htm" target="_blank">正是此人到天河時。見 晉 張華 《博物志》卷十。《藝文類聚》卷八引“查”作“楂”。 南朝 梁 宗懔 《荊楚歲時記》也載有類似的傳說: 漢 張騫 奉命出使 西域 等 河 源,乘槎經(jīng)月,到一城市,見有一女在室內(nèi)織布,又見一男子牽牛飲河,后帶回織女送給他的支機(jī)石。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序》:“況復(fù)舟楫路窮,星漢非乘槎可上;風(fēng)飇道阻, 蓬萊 無可到之期?!?宋 蘇軾 《次韻正輔同游白水山》:“豈知乘槎天女側(cè),獨(dú)倚云機(jī)看織紗?!?清 孔尚任 《岸桴記》:“予乘槎三年,江淮湖海,住若里巷。”后用以比喻奉使。 唐 杜甫 《有感》詩之一:“乘槎斷消息,無處覓 張騫 ?!?清 汪懋麟 《得舟次二只琉球使還消息》詩之一:“聞道乘槎客,安流實(shí)快哉。” 清 黃遵憲 《遠(yuǎn)歸》詩:“且圖傍岸牽舟住,競説乘槎犯斗還。”參見“ 星槎 ”、“ 浮槎 ”。
- 珥筆西歸近紫宸,太平典冊不緣麟——— 蘇軾臺頭寺雨中送李邦直赴史館分韻得憶字人字兼
- 萬法由心,應(yīng)觀法界,一切心造——— 佚名永遇樂
- 厄會有誰知死所,危途無處問生涯——— 陳著聞西兵復(fù)至又為逃隱計二首
- 庭前芳草綠于袍,堂上詩人欲二毛——— 韋莊語松竹
- 溫養(yǎng)象周天——— 蕭廷之南鄉(xiāng)子·溫養(yǎng)象周天
- 趁身強(qiáng)健去,結(jié)茅蒼壁。——— 善珍望梅詞/望梅
- 少日為名多檢束,長年無興可顛狂。——— 白居易花前有感兼呈崔相公劉郎中
- 煙嵐一簇特崔鬼,到此令人心自灰——— 邵雍九日登壽安縣錦屏山下宿邑中
- 莫似遼東鶴,悠悠不可期——— 王?;?/a>送子應(yīng)梅入太學(xué)
- 詩篇熟誦如持咒,句法旁參若勘禪——— 陳郁贈僧玘長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