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經
詞典解釋
(1).常道,常規(guī)?!?a href="/hycd/z/z125891.htm" target="_blank">左傳·昭公十五年》:“禮,王之大經也?!薄?a href="/hycd/l/l19399.htm" target="_blank">呂氏春秋·驕恣》:“欲無壅塞必禮士,欲位無危必得眾,欲無召禍必完備。三者,人君之大經也。” 高誘 注:“經,道也?!薄?a href="/hycd/s/s289584.htm" target="_blank">史記·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經也?!?康有為 《大同書》甲部第五章:“君臣也,夫婦也;亂世人道所號為大經也,此非天之所立,人之所為也。”
(2). 唐 宋 國子監(jiān)教課及進士考試經書,皆按經文長短,分大、中、小三級。 唐 以《禮記》、《春秋左氏傳》為大經; 宋 以《詩》、《禮記》、《周禮》、《春秋左傳》為大經。參閱《新唐書·選舉志上》、《宋史·選舉志一》。
(3). 宋徽宗 崇信道教,以《黃帝內經》、《道德經》為大經,《莊子》、《列子》為小經。見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記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