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心
詞典解釋
(1).指天理,義理。《書·大禹謨》:“人心惟危,道心惟微?!?蔡沉 集傳:“心者,人之知覺,主於中而應(yīng)於外者也。指其發(fā)於形氣者而言,則謂之人心,指其發(fā)於義理者而言,則謂之道心。” 宋 葉夢得 《避暑錄話》卷上:“道心者,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者也?!?清 王夫之 《張子正蒙注·大心》:“其直指人心見性,妄意天性,不知道心,而以惟危之人心為性也。” 馮友蘭 等注:“ 宋 儒認(rèn)為道心就是天理,人心就是人欲。天理是精微的,人欲是危險的?!?/p>
(2).客觀事物最基本的精神。 漢 王充 《論衡·薄葬》:“事莫明於有效,論莫定於有證,空言虛語,難得道心,人猶不信。”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原道》:“爰自 風(fēng) 姓,暨於 孔氏 ,玄圣創(chuàng)典,素王述訓(xùn),莫不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設(shè)教?!?陸侃如 注:“道是自然之道,那么道的心應(yīng)該指自然之道的基本精神?!?/p>
(3).佛教語。菩提心;悟道之心。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義解四·釋道溫》:“義解足以析微,道心未易可測?!?b>《壇經(jīng)·般若品》:“自若無道心,闇行不見道?!?b>《西游記》第一回:“只見那班部中忽跳出一個通臂猿猴,厲聲高叫道:‘大王若是這般遠(yuǎn)慮,真所謂道心開發(fā)也?!?/p>
- 清如寒玉直如絲,世故多虞事莫期——— 耿湋贈別劉員外長卿
- 任滿插、追陪節(jié)物。——— 李昴英賀新郎
- 東坡曾賞南溪南,他日流芳好事孫——— 蘇籀南溪太息一首
- 功名壯年今皓首,揀得溪山秀——— 張可久【雙調(diào)】清江引_碧山丹房早
- 明晨下煙閣,白云在幽谷。——— 韋應(yīng)物始除尚書郎,別善福精舍
- 無弦且寄陶令意,倒載猶作山公看。——— 蘇軾歐陽晦夫遺接琴枕戲作此詩謝之
- 去程煙草妬藍(lán)袍,越絕天文寶婺高——— 宋祁送韓廷評婺州市征
- 未問家傳黃石法,且來閑伴赤松游——— 周必大張孜仲寅寫予真倚松而立戲題
- 醉臥咸陽樓,夢入受降城——— 聶夷中相和歌辭。胡無人行
- 圃埒繁蔬甲,常坳疊蘚文——— 宋祁即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