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倒衣裳
詞典解釋
(1).謂急促惶遽中不暇整衣。《詩·齊風(fēng)·東方未明》:“東方未明,顛倒衣裳。顛之倒之,自公召之?!?毛 傳:“上曰衣,下曰裳?!?鄭玄 箋:“絜壺氏失漏刻之節(jié),東方未明而以為明,故羣臣促遽顛倒衣裳。” 孔穎達(dá) 疏:“傳:上曰衣,下曰裳。此其相對定稱,散則通名曰衣……傳言此,解其顛倒之意,以裳為衣,今上者在下,是謂顛倒也?!?a href="/hycd/b/b26053.htm" target="_blank">本意是諷刺朝廷興居無節(jié),號令不時(shí),使小官吏忙忙碌碌,后多以比喻倫常失秩。《后漢書·皇后紀(jì)序》:“爰逮 戰(zhàn)國 ,風(fēng)憲逾薄,適情任欲,顛倒衣裳,以至破國忘身,不可勝數(shù)。”
(2).謂匆忙情急之中舉止失措。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 邊文禮 見 袁奉高 ,失次序。 奉高 曰:‘昔 堯 聘 許由 而無怍色,先生何為顛倒衣裳?’”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一:“夜則廢寢,晝則忘餐,顛倒衣裳,不知所措?!?/p>顛倒:上下倒置;衣裳:古時(shí)上為衣,下為裳。形容匆忙而亂了順序。
- 去國為農(nóng)混里廛,故舊拋向短檠邊——— 劉克莊和季弟韻二十首
- 漢陰抱甕蒼顏叟,孤負(fù)今朝乞巧樓——— 陳普七夕
- 園葵烹佐飯,林葉掃添薪——— 白居易醉中得上都親友書,以予停俸多時(shí),憂問貧乏
- 生紅一簇海榴枝,慚愧虛翁兩鬢絲——— 方回五月二十三日懷歸二首
- 遠(yuǎn)思前度問酒,鳳樓人共倚,歸興無限——— 陳允平齊天樂
- 頭上同云密布饒,湓江門外揖華鑣——— 董嗣杲離江城遇雪
- 白頭孤客,洞庭懷古——— 陳與義憶秦娥(五日移舟明山下作)
- 涼葉蕭蕭散雨聲,虛堂淅淅掩霜清。——— 元好問秋懷
- 謝家仙觀寄云岑,巖蘿拂地成陰。——— 牛希濟(jì)臨江仙
- 不惟民絕催科瘢,吏亦不急惠文冠——— 趙蕃送周守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