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發(fā)
詞典解釋
1.一字有數(shù)音,其音義異時,于字旁用點或圈以示其變化。平聲左下,上聲左上,去聲右上,入聲右下。 唐 顏師古 《匡謬正俗·副》:“副貳之字,副字本為福字……后之學(xué)者,不知有福字,翻以副貳為正體,副坼為假借,讀《詩》‘不坼不副’,乃以朱點發(fā)副字已乖本音。” 唐 張守節(jié) 《史記正義·發(fā)字例》:“古書字少,假借蓋多。字或數(shù)音,觀義點發(fā),皆依平上去入……如字初音者皆為正字,不須點發(fā)。”
2.猶點射。 杜鵬程 《保衛(wèi)延安》第五章:“ 馬長勝 把機槍交給彈藥手,說:‘瞄準(zhǔn),他一露頭你就打。點發(fā)!’” 劉波泳 《秦川兒女》第四八章:“﹝ 秦玉剛 ﹞就照著 斜眼狼 的光腦袋,補了兩個點發(fā)?!?/p>
0
糾錯
詩詞名句推薦
- 冬坐比肩氈——— 陸云芙蓉詩
- 莫怪杜拾遺,斗水寬憂虞——— 蘇轍戲作家釀二首
- 老去不禁鞍馬力,獨對愁吟似甫——— 李曾伯賀新郎(庚戌和薛制參賦雪韻)
- 涼颸生白蘋,落日照紫翠——— 張元干送前東陽于明府由鄂渚歸故林
- 勛業(yè)時看劍,詩書日下帷——— 戴復(fù)古董叔震書堂
- 我愛韓亭好,霜空宿藹收——— 章元振會諸官韓亭
- 留賞景不延,感時芳易歇。——— 皎然奉陪顏使君真卿登峴山,送張侍御嚴(yán)歸臺
- 境跨三千里,樓侵尺五天——— 賀鑄宴齊云/南歌子
- 佳所蔥蘢如有待,曉妝濃淡抹非煙——— 王之望文監(jiān)丞出關(guān)子?xùn)|西湖春游倡和且約為重九之游
- 明暗不來渠不動,周天匝地等空平——— 釋印肅頌石頭和尚草庵歌
最新應(yīng)用
- 6寸步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