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坐
詞典解釋
亦作“ 都座 ”。1.政事堂。 魏 晉 時大臣商議政事的地方。《晉書·孔愉傳》:“ 王導 聞而非之,於都坐謂 愉 曰:‘君言姦吏擅威,暴人肆虐,為患是誰?’”《北史·文苑傳·樊遜》:“祕書監(jiān) 尉瑾 移尚書都坐,凡所得別本三千餘卷,五經(jīng)諸史殆無遺闕。”《資治通鑒·宋孝武帝大明二年》:“ 宗愛 方用事,威振四海。嘗召百官於都坐。” 胡三省 注:“ 魏 有都坐大官。 魏 之都坐,猶 唐 之朝堂也。或曰都坐尚書。都坐即 唐 之政事堂?!?/p>
(2).借指尚書令等大官。《北齊書·胡長仁傳》:“ 長仁 累遷右僕射及尚書令……省務(wù)既繁,簿案堆積,令史欲諮都座,日有百數(shù)?!?b>《北史》作“都坐”。
0
糾錯
詩詞名句推薦
最新應(yīng)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