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手
詞典解釋
(1).截?cái)嗍帧?a href="/hycd/g/g215141.htm" target="_blank">古代的一種肉刑。《韓非子·內(nèi)儲(chǔ)說上》:“ 殷 之法,棄灰于公道者斷其手。 子貢 曰:‘棄灰之罪輕,斷手之罰重,古人何太毅也?’”
(2).泛謂手被折斷。 清 王韜 《淞隱漫錄·薊素秋》:“壯士死者逾半,其存者非折足即斷手?!?/p>
(3).指被截?cái)?/a>的手。如:斷手再植。
(4).完畢;完成。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shù)·小豆》:“夏至后十日種者為上時(shí),初伏斷手為中時(shí),中伏斷手為下時(shí)?!?唐 杜甫 《寄題江外草堂》詩(shī):“經(jīng)營(yíng) 上元 始,斷手 寳應(yīng) 年。” 宋 朱熹 《答劉季章書》之十一:“《大學(xué)》近修改一兩處,旦夕須就板改定,斷手即奉寄也?!?/p>
(5).比喻兄弟死亡。 唐 白居易 《得辛奉使遇昆弟之仇不斗而過為友人責(zé)辭云銜君命判》:“ 辛 時(shí)惟奉使,出乃遇讎:斷手之痛不忘,誠(chéng)難共國(guó);飲冰之命未復(fù),安可害公?”
- 道勝嫌名出,身閑覺老遲。——— 司空?qǐng)D贈(zèng)圓昉公
- 并合鄭鄉(xiāng)如旦月,鏗宏唐律過春雷——— 唐士恥代人次韻曹郎中雷字二首
- 桃源千里遠(yuǎn),花洞四時(shí)春——— 柳公綽贈(zèng)毛仙翁
- 出尋鄰叟語,歸讀古人書——— 陸游遂初
- 策名日已污軒冕,逃去未必焚山林——— 黃庭堅(jiān)次韻答張沙河
- 邇來才力愈衰遲,說向諸公笑脫頤——— 晁公溯次師瑰韻
- 便齋愜清閟,憑幾了眾伙——— 李流謙題宇文叔昭閱齋名予所榜也有王正卿畫四時(shí)小
- 臣聞行夏之時(shí),正莫加于人統(tǒng);采周之舊,王方在於鎬京——— 蘇軾紫宸殿正旦教坊詞致語口號(hào)
- 言詩(shī)知有意,不為百金求——— 宋祁答程職方冬至前一日江上觀魚
- 風(fēng)卷浮云披睥睨,露涼明月墜闌干。——— 許渾和崔大夫新廣北樓登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