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然
詞典解釋
亦作“泛然”。1.漂浮貌;浮動貌。 戰(zhàn)國 楚 宋玉 《小言賦》:“析飛糠以為輿,剖粃糟以為舟,泛然投乎杯水中,淡若巨海之洪流?!?宋 梅堯臣 《鴨雛》詩:“泛然去中流,雞呼心悹悹?!?宋 陸游 《漢宮春·張園賞海棠作》詞:“虛舟汎然不繫,萬里江天?!?明 方孝孺 《答王仲縉書》之一:“僕為學(xué)不敏於人,聞道不早於人,扼愚守陋,泛然與世浮沉?!?清 吳敏樹 《說釣》:“村中塘水,晴碧汎然?!?/p>
(2).隨便,漫不經(jīng)心貌。《莊子·田子方》:“臧丈人昧然而不應(yīng),泛然而辭。” 晉 葛洪 《抱樸子·詰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汎然不繫,恢爾自得,不競不營,無榮無辱?!?唐 李頎 《贈蘇明府》詩:“汎然無所繫,心與孤云同?!薄?a href="/hycd/x/x207093.htm" target="_blank">新唐書·隱逸傳序》:“其於爵祿也,汎然受,悠然辭?!?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十:“且送 楊 姓人,故用 子云 為切題,豈應(yīng)又泛然用一令尹耶?” 清 張爾岐 《蒿庵閑話》卷一:“古人無泛然飲酒者,率皆祭畢而后飲?!?/p>
(3).一般,普通。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戴思顏》:“﹝ 戴思顏 ﹞有詩名,氣宇盤礴,每有過人,遂得名家,豈泛然矣?!?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事部一》:“夫世豈有不識字而能書者?抑 昌黎 之所謂識字,非世人之泛然記憶已也。” 清 陳確 《瞽言四·與劉伯繩書》:“夫其異同之甚與泛然酬應(yīng)者可去。”
(4).廣泛,普遍貌。 宋 韓淲 《澗泉日記》卷下:“后世所不可不載之事,汎然欲備,則不勝其史矣?!?宋 葉適 《<播芳集>序》:“若曰聚天下之文,必備載而無遺,則泛然而無統(tǒng)。”
(5).空泛;浮淺,不深入。 明 王廷相 《與薛君采書》:“近世學(xué)者之弊有二:一則徒為泛然講説,一則務(wù)為虛靜以守其心,皆不於實踐處用功,人事上體驗?!?清 王夫之 《讀四書大全說·大學(xué)·傳十》:“唯‘發(fā)’非汎然之詞,然后所發(fā)之己,非私欲私意?!?/p>
- 皓月清風(fēng)爽,祥光罩瑞蓮——— 王吉昌南歌子
- 旦別河橋楊柳風(fēng),夕臥伊川桃李月。——— 宋之問寒食還陸渾別業(yè)
- 洛郊無俎豆,弊廄慚老馬。——— 李賀勉愛行二首送小季之廬山
- 國家有急君得辭,徐人不勞扣關(guān)請——— 陳師道送杜侍御純陜西轉(zhuǎn)運
- 晚秋淮上水,新月楚人家——— 劉方平秋夜思(一作淮上秋夜)
- 洛陽佳麗本神仙,冰雪顏容桃李年——— 武元衡代佳人贈張郎中
- 新草猶停雪,寒梅未放花——— 李端早春夜集耿拾遺宅
- 曰泉已強名,況復(fù)有是非——— 黃大受廉泉
- 老已為民猶學(xué)問,向雖作吏半山林——— 陸游冬晴稍理舊學(xué)有感于懷
- 應(yīng)同賈太傅,抱屈恥自陳——— 蘇轍次韻子瞻廣陵會三同舍各以其字為韻 劉莘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