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厚
詞典解釋
(1).高度和厚度。《左傳·定公五年》:“城不知高厚,小大何知?” 北齊 邢邵 《為文襄帝讓尚書令表》:“助日月之光華,增天地之高厚?!?/p>
(2).指皇天后土。 宋 洪邁 《容齋四筆·北郊議論》:“夫祀者,自有以感於無,自實以通於虛,必以類應(yīng)類,以氣合氣,然后可以得而親,可以冀其格。今祭地於圜丘,以氣則非所合,以類則非所應(yīng),而求高厚之來享,不亦難乎!”
(3).謂恩德深厚。 清 龔自珍 《明良論一》:“內(nèi)外官吏皆忘其身家以相為謀,則君臣上下之交,何事不成? 漢 臣 董仲舒 曰‘被潤澤而大豐美’者,此也,朝廷不愈高厚,宇宙不愈清明哉!” 魯迅 《書信集·致楊霽云》:“《集外集》止抽去十篇,誠為‘天恩高厚’?!?/p>
(4).高尚厚道。 宋 曾鞏 《代皇子延安郡王謝表》:“此蓋伏遇皇帝陛下心潛高厚,智極精微。推廣愛之仁,以隆於父子;盡大公之義,以篤于君臣?!?明 程羽文 《鴛鴦牒》:“ 班婕妤 左九嬪,高厚渾樸,永巷索居?!?/p>
(5).《左傳·襄公十六年》:“ 齊 高厚 之詩不類。”后因以“高厚”指詩作不佳。 南朝 梁元帝 《金樓子·雜記上》:“ 何僧智 者,嘗于 任昉 坐賦詩,而言其詩不類。 任 云:‘卿詩可謂高厚?!?何 大怒曰:‘遂以我為狗號!’”
- 窮魂散漫知何處,甬水東西不可招——— 王安石悼王致處士
- 畛封連故趙,廬井帶清漳——— 司馬光送劉觀察知洺州
- 乾坤氣力聚此江,一波打來誰敢當(dāng)——— 楊萬里雪霽曉登金山
- 掀髯論時事,莫問是邪非——— 朱南杰甲辰入京春深猶雪和吳{左山右肅}巖二首
- 鳥窺漢節(jié)梅花底,雨濕柁樓春水邊——— 吳則禮簡田升之時升之赴金陵
- 紫府無蹤勞彷像,白云有待久裴徊——— 賀鑄登黃鶴樓懷古兼寄潘豳老昆仲
- 五更畫角三州夢,兩岸青山四面窗——— 羅公升蛾眉亭
- 第六橋頭香十里,桃花風(fēng)起疊琉璃。——— 袁宏道宿朱仙鎮(zhèn)·青驄挽斷綠楊絲
- 百萬貔貅動塞塵,朝廷委寄不輕人——— 邵雍依韻答友人
- 榮進(jìn)雖頻退亦頻,與君才命不調(diào)勻——— 白居易歲暮寄微之三首
- 8飛輪競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