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牘
詞典解釋
(1).公文。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續(xù)集·誤助》:“今人有復(fù)名而單書一字者, 劉韶美 名 儀鳳 ,守 蜀 郡,嘗有公牘至省部,單書一 儀 字。”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國公牘序》:“公牘之體:曰奏疏,下告上之辭也;曰咨文,平等相告也;其雖平等而稍示不敢與抗者,則曰咨呈;曰札文,曰批答,上行下之辭也?!?鄭觀應(yīng) 《盛世危言·郵政上》:“凡朝廷之詔旨,臣工之章疏,本管之上下文移,隔省之關(guān)提、照會,統(tǒng)謂之公牘?!?章炳麟 《文學(xué)論略》:“以比類知源為要者,典章是也;以便俗致用為要者,公牘是也?!?魯迅 《華蓋集·答KS君》:“倘要開頭,他們還得有一個更通古學(xué),更長古文的人,才能勝對壘之任,單是現(xiàn)在似的每周印一回公牘和游談的堆積,紙張雖白,圈點雖多,是毫無用處的?!?/p>
(2).指官方的記載、文告等。 姚華 《論文后編·源流》:“無韻之作隨其所志,各自成名,大抵公牘私著,兩別而已。公牘變於《尚書》,私著暢於諸子。”
- 深僻孤高無四鄰,白云明月自相親。——— 方干寧國寺
- 白首丈夫氣,赤心知己情——— 雍陶酬秘書王丞見寄
- 園蔬尚可飽,老矣復(fù)何須——— 陳宓東湖四詠
- 比興所存,二疏是企——— 岳珂晁無咎金山詩帖贊
- 凝羞隔水拋紅豆——— 蔡伸菩薩蠻
- 罩定靈明,方見本有真慈。——— 王哲聲聲慢
- 聞?wù)f吳兒眠正熟,月明夜戶不曾關(guān)——— 陳耆卿壽章參政
- 九苞仙瑞曜垂衣,一品高標(biāo)百辟師。——— 貫休送劉相公朝覲二首
- 此者彭城了了,馬風(fēng)風(fēng)、當(dāng)賦新詞——— 馬鈺滿庭芳 混元劉法師升化,以詞贊之
- 相訪不辭千里遠(yuǎn),西風(fēng)好借木蘭橈。——— 韓翃送丹陽劉太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