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神
詞典解釋
(1).鬼與神的合稱。《易·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b>《禮記·仲尼燕居》:“鬼神得其饗,喪紀(jì)得其哀?!?孔穎達(dá) 疏:“鬼神得其饗者,謂天神人鬼各得其饗食也?!?唐 韓愈 《原鬼》:“無聲與形者,鬼神是也。”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筆記》卷三:“夫古人作書垂后……亦鑒及后人之無賴,故徐引其機(jī),以待有心者之自為覺悟,庶不蹈妄傳之戒,為鬼神所忌耳?!?/p>
(2).泛指神靈、精氣。《史記·五帝本紀(jì)》:“養(yǎng)材以任地,載時以象天,依鬼神以制義。” 張守節(jié) 正義:“鬼之靈者曰神也。鬼神曰山川之神也?!?b>《史記·五帝本紀(jì)》:“歷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 張守節(jié) 正義:“天神曰神,人神曰鬼。又云圣人之精氣謂之神,賢人之精氣謂之鬼?!?/p>
(3).偏指鬼;死去的祖先。《左傳·昭公七年》:“今君若步玉趾,辱見寡君……致君之嘉惠,是寡君既受貺矣,何 蜀 之敢望?其先君鬼神實嘉賴之,豈唯寡君?”《孝經(jīng)·感應(yīng)》:“宗廟致敬,鬼神著矣?!?唐玄宗 注:“事宗廟能盡敬,則祖考來格。”
(4).指形體與精靈。《禮記·禮運》:“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孔穎達(dá) 疏:“鬼謂形體,神謂精靈。《祭義》云:‘氣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匦误w精靈相會,然后物生。”
(5).古代指天地間一種精氣的聚散變化。《易·繫辭上》:“精氣為物,游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韓康伯 注:“盡聚散之理,則能知變化之道?!?孔穎達(dá) 疏:“物既以聚而生,以散而死,皆是鬼神所為,但極聚散之理,則知鬼神之情狀也?!?a href="/hycd/h/h251288.htm" target="_blank">后世哲學(xué)家多以陰陽之變、氣的往來屈伸解釋“鬼神”。 漢 王充 《論衡·論死》:“鬼神,陰陽之名也。陰氣逆物而歸,故謂之鬼;陽氣導(dǎo)物而生,故謂之神?!?b>《禮記·中庸》:“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 程頤 章句:“鬼神,天地之功用,而造化之跡也。 張子 曰:‘鬼神者,二氣之良能也?!拗^以二氣言,則鬼者陰之靈也,神者陽之靈也。以一氣言,則至而神者為神,反而歸者為鬼,其實一物而已?!?b>《朱子語類》卷三:“鬼神只是氣,屈伸往來者氣也。”
- 文教資武功,郊畋閱邦政——— 張說奉和圣制義成校獵喜雪應(yīng)制
- 紅顏白發(fā)驚妻孥,覽鏡自嫌欲棄軀。——— 蘇軾送喬仝寄賀君六首
- 凈洗青紅,驟飛滄海雨。——— 吳文英齊天樂
- 世事相擔(dān)。——— 陳德武一翦梅
- 蚤年獨出棄繻關(guān),肯作轅駒老故山——— 史堯弼挽彥承知監(jiān)
-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杜甫佳人
- 閬苑花前是醉鄉(xiāng),踏翻王母九霞觴——— 許碏醉吟
- 寂寂柯山曲,悠悠放逐臣——— 張耒晨起雨霽作
- 一炷龍香,數(shù)聲水調(diào),幾多清致——— 張野水龍吟 戊戌中秋,同西麓經(jīng)歷、佑之提舉諸
- 光景卻添鄉(xiāng)思苦,檐前數(shù)片落梅花。——— 戎昱湖南春日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