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絲
詞典解釋
(1). 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牽紅絲娶婦》:“ 郭元振 少時(shí),美風(fēng)姿,有才藝。宰相 張嘉貞 欲納為婿。 元振 曰:‘知公門下有女五人,未知孰陋,事不以倉(cāng)卒,更待忖之。’ 張 曰:‘吾女各有姿色,即不知誰(shuí)是匹偶,以子風(fēng)骨奇秀,非常人也。吾欲令五女各持一絲,幔前使子取便牽之,得者為婿。’ 元振 欣然從命。遂牽一紅絲綫,得第三女,大有姿色。后果然隨夫貴達(dá)也?!庇?a href="/hycd/c/c92336.htm" target="_blank">傳說月下老人以赤繩系夫妻之足,雖仇家異域,此繩一系,終不可避。后因以“紅絲”為婚姻或媒妁的代稱。《醒世恒言·錢秀才錯(cuò)占鳳凰儔》:“自古姻緣皆分定,紅絲豈是有心牽。” 明 王錂 《春蕪記·瞥見》:“這羅帕呵,就倩你做紅絲繫足緣?!?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拒媒》:“兩處紅絲千里繫,一條黑路六人忙?!?/p>
(2).指眼球因微血管充血而造成的血絲。 茅盾 《子夜》:“他們那些失眠的臉上都罩著一層青色,眼珠上是紅絲,有興奮的光彩。” 林建征 《鶯歌?!罚骸?老孫頭 經(jīng)常來(lái)去匆忙的在草原上奔跑,眼睛熬滿了紅絲?!?/p>
(3).一種名貴的石硯。亦作硯的別名。 宋 陸游 《秋雨初霽試筆》詩(shī):“墨入紅絲點(diǎn)漆濃,閑將倦筆寫秋容。” 清 姚鼐 《題劉云房少宰<滌硯圖>》詩(shī):“松煤竹管行拋棄,蕉白紅絲塵自封?!?/p>
- 徒言人最靈,白骨亂縱橫。——— 孟郊吊國(guó)殤
- 夫妻白首皆天幸,三樂無(wú)慚好弟兄——— 孫介乙巳冬十月隨幼男赴海陵丞中途遇交代有開正
- 前計(jì)不能息,若為玄鬢回。——— 李溟無(wú)題
- 所聞新事即戈矛,欲去終疑是暗投——— 齊己謝人寄新詩(shī)集
- 往復(fù)不斷相連——— 侯善淵聲聲慢
- 永日南薰入舜琴,故人邀我共披襟——— 姜特立友人招飲適云氣大作雨意甚涼
- 時(shí)方憂大廈,世豈乏良才——— 羅與之鳳凰臺(tái)閑眺臺(tái)前瞰軍壘有感而賦
- 欹右堂空怒翼垂,清泉赴壑兩魚嬉——— 范子長(zhǎng)右石老人
- 而今不見生塵步。——— 向子諲七娘子
- 要從筆意生秦漢——— 林光朝資中行奉寄臨邛守宇郎中
- 2英熊快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