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識
詞典解釋
(1).古代朝廷或軍中用以識別的標(biāo)志,形似小旌旗。《周禮·春官·司?!?/b>“司常掌九旗之物名,各有屬以待國事” 漢 鄭玄 注:“屬謂徽識也。《大傳》謂之徽號。今城門僕射所被及亭長著絳衣,皆其舊象。” 賈公彥 疏:“‘屬謂徽識也’者,謂在朝在軍所用小旌,故以屬言之?!?b>《左傳·昭公二十一年》“揚(yáng)徽者” 唐 孔穎達(dá) 疏:“徽識,制如旌旗,書其所任之官與姓名於上,被之於背,以備其死,知是誰之尸也。”
(2).泛指標(biāo)志。 蘇曼殊 《遯跡記》:“惡獸女體,頭上插花,以為徽識。” 郭沫若 《十年建國增徽識·北京站》詩:“十年建國增徽識,七月工程樹典型?!?/p>
0
糾錯(cuò)
詩詞名句推薦
最新應(yīng)用